数字婚纱摄影的艺术表现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540 浏览:118929

目前国内婚纱摄影已处于发展的平稳期,照片形式与运营方式都已被大众默认接受,但是这种稳定的发展也导致了此行业中出现了模式化流水线似的高效生产,即婚纱摄影的内容缺少创意与个性化,作品缺乏艺术性,使婚纱摄影行业审美取向与导向严重偏离.本文通过研究摄影艺术表现的多种方式,解决婚纱摄影行业存在的问题,加强此行业的专业性、创新性、时代性,促进婚纱摄影行业的良性发展.

婚纱摄影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中国的婚纱摄影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婚纱摄影只是新人与亲人、朋友等人的合影照.到了四十年代,婚纱照才从亲人合影逐步转变为新郎新娘单独合影,而且只要求两个人露出头留下纪念的照片就可以.直到八、九十年代,西装和婚纱逐渐普遍流行,婚纱摄影行业逐渐崛起并蒸蒸日上,简练并具有明朗线条的礼服和衬衫,情侣装等生活化的“婚纱礼服照”愈发受到年轻时尚新人的欢迎.自由与个性,成为了新人们婚纱照的追求.而紧跟着婚纱摄影行业的不断发展演变,新人们对拍摄场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最早期的在照相馆摄影棚内到外景的拍摄,发展到现在以世界著名标志性景点作为拍摄场地,新人们对婚纱摄影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婚纱摄影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新人们的这种需求,这也是婚纱摄影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数字婚纱摄影特点

“数字`’概念最早来源于计算机技术,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国内虽然摄影行业早已普遍使用数码相机等数字产品,但真正把“数字”作为一项技术应用到婚纱摄影中却并不完善.如背景的数字化制作、摄影流程的改变等.数字婚纱影像,是指通过各种数字软件.如 photoshop、MAYA等营造一个虚拟的场景.并用摄影技术表现出真实感.数字技术可以将一些非现实场景融入婚纱摄影中,再通过后期的数字处理让画面更加完美.相对于传统婚纱摄影,数字影像的最大特点是创作流程的差异,不再只关注摄影环节而是对前期的创意到后期的数字控制同样重视.数字化可以拓宽婚纱摄影的创作思路让影像风格更加丰富多元,很多传统模式下不敢想不敢玩的创意借助数字技术几乎都可以实现.数字婚纱影像的引进和发展给中国婚纱摄影品质的提升注入了新鲜血液.

数字婚纱摄影的艺术表现

目前,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婚纱摄影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从早期使用胶片拍摄到现在数码摄影器材的应用,以及拍摄完成后的照片保存形式与输出形式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客户可以选择将照片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保存或者输出打印,方便进行网络传输.同时这也使婚纱影楼经营模式实现了转型,为影楼的照片分享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的浏览影楼样片,从而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影楼进行婚纱摄影的拍摄.数字化带来的方便快捷也使婚纱摄影变得非常容易,造成婚纱摄影照片没有创意与个性,更没有对传统模式的突破,影响了婚纱摄影的发展进程.为了能够使婚纱摄影改变现有状态,加强照片本身的艺术性,需要在艺术表现力方面进行以下探索.


1.构思

艺术构思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活动,根据消费者提出的要求,摄影师需要为其打造量身的婚纱摄影照片.拍摄前摄影师要仔细观察消费者的性格、外貌特征和气质等,以观察结果为依据,通过摄影师的艺术构思,利用摄影艺术的造型语言和技法技巧加以创造,营造出完美的画面气氛,用光影将人们最真实最美丽的形象描绘出来.随着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大众审美能力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婚纱摄影的要求也趋向于个性化和艺术性.所以,前期艺术构思在婚纱摄影中尤为重要,充分的艺术构思可以避免最终照片的模式化,能够实现为消费者设计出一套完美的属于自己的拍摄方案.

2.布光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要借助于光线、影调、色彩、构图等拍摄技术和技巧,来营造丰富多彩的画面气氛.在拍婚纱摄影的时候,布光非常重要,不管使用闪光灯还是利用自然光,好的用光都能够有效的提升照片的质量.用光线来加强整个画面的气氛是摄影的有力表现手法之一.所以,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环境以及拍摄对象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用光,提高画面的影调层次,控制反差,突出重点,彰显被摄者的个性与特点,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立体感,避免以往婚纱摄影照片的平淡与艺术性的缺失.

3.后期制作

数字化时代的婚纱摄影,后期制作决定了婚纱摄影的最终视觉效果.目前行业内部大部分后期制作缺少创意、后期痕迹明显、画面严重失真,失去了摄影最本质的意义.事实上,后期制作和前期拍摄同等重要,一个好的视觉效果是需要前期和后期的共同努力才会实现的.后期制作的核心是强调创意,一个好的创意可以使前期的拍摄锦上添花.有效的后期会使照片具有真实性,提升照片的艺术品位与商业价值,画面从色调到质感都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从而达到数字婚纱摄影的最终目的,即以最新颖的思想和观念进行创意性的拍摄,为客户呈现出不同风格的照片,实现客户的预期效果.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