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课题引领,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02 浏览:18996

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以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为核心,以校本教研团队建设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专家引领、课题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为教师成长路径,以精细和规范教学管理为保障,关注教师专业和心灵同步发展,促进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提升.

一、夯实专业基础充实自身素养

真正高水平的教师,注重的是自身文化底蕴的修炼.学校老师缺乏什么?干部们经过诊断发现,教师对教材研究不透,对重点难点把握不准,归根结底是教师学养不够丰厚.现在的任课教师,毕业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原来所学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逐步遗忘,平日里忙于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提高.

针对教师队伍现状,学校提出“学海无涯乐作舟,学无止境心丰厚”,要求教师把缺乏的知识必须补上.为此,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了“语文基础知识”“篇欣赏”“古诗词鉴赏”“文学欣赏与阅读教学”“汉字学与语文教学”“汉字书写津梁”“修辞”“如何撰写论文”等培训.从拼音开始,到字、词、段、篇以及修辞,让教师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并加以运用.通过学习培训,教师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教学、品味文章,不再觉得没得讲、不会讲.教师们还运用象形、指示、形声、会意四种造字法,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汉字的音、形、意的方法,使学生在认识字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


书籍是精神食粮,是最好的老师.学校为教师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班主任》等专业期刊,购写了《论语心得》《窗边的小豆豆》等书籍,校长送书《学习性评价丛书》等.阅读,使教师的学养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得到全面提高,让教师在汲取丰厚的文化营养中,不断提高人文底蕴.

学校还充分利用本区智力资源优势,请有经验的教育教学专家开办讲座,参与教师的备课、听课、评课等,使广大教师在积淀中成长.仅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就邀请到20多位(人次)专家走进校园,举办专家讲座6次,专家送课3次6节,听评课40多节,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写字、音乐、科学7个学科,惠及各科教师80多人.

二、写字培训入手实施专项达标

国家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强调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师提升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专业能力,需要写好字,这既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素质,更好地指导学生“识规律,写好字”,学校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了写字专项达标校本培训.

学校聘请专家邹方程老师进行课堂指导和专题讲座,培训教师掌握写字规律和写字指导方法;教师们有计划地进行书写练习,语文教师课堂指导学生书写,认真完成作业,成绩纳入考核;教师自愿报名参加1—6年级上册的《识规律,写好字》的汉字体例编写,签署协议书,履行协议职责完成编写工作;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每周完成一个单元的《识规律,写好字》的临摹练习,例字编写教师每周额外上交例字作业,数量不限;组织开展“如何指导学生识规律,写好字”的经验交流活动;学期末撰写专项培训与指导学生写字相关的案例或论文.

学校还建立了培训考勤制度,制定了具体考核和奖惩办法,建立了教师个人写字档案,给予教师等级证书,并按照考核等级给予数百元的奖励.参与教材编写及例字编写的教师按照学校论文等级颁发证书,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补助相应的劳务费,教师例字被编辑字帖,每人奖励相应奖金.教师考核待达标者,扣除相应奖金,给予一个学期的再学习时间,同时取消本学期各种评优评先和考核优秀资格,仍不达标者则安排转岗或待岗.

三、组建教研团队开展课例研究

问问自己:痛苦在哪里,是否在自己?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为教师们的共同话题,学校教研小团队以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来开展教研活动.每个组在第一次教研活动时,教学干部和组长都要组织教师们查找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讨论定出本组的研究主题,每学期都要围绕这一主题探索寻求解决的方法.

学校教研小团队建设,严格按照主题明确、分工协作、责任到人、步骤清晰的原则.各教研组、课题组制定出扎实有效的“八步”校本教研活动程序,形成有效的教研机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明确自己的责任,知道应做什么,该怎样做;目标是什么,如何达到;个人在组内的角色,需要发挥什么作用.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每次教研活动,校长和教学干部都全程参加,一方面了解教学研究的效果,同时与教师一起研究学习.他们每次都与教师一起备课,一份教案经常几异其稿,干部、教师自由发表意见,开诚布公,营造了一个集体研究的氛围.

如果说学校作为一个大团队,那么学校的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和项目组就是一个个教研小团队.小团队的建设是以教育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专家引领、课题引领、同伴互助的方式,形成在参与中研究,在研究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享受快乐成长.

四、明确研究主题依托专家引领

学校的一些课题组、项目组,以教师兴趣爱好为核心自愿组合,打破学科、年级、身份的界限.每个成员根据自身的特长,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为达到共同的团队目标而努力.

例如,多年来拼音教学的教法没有变化,三位二年级的教师深切希望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面对教师的困惑,学校引进了拼音实验项目.项目组成员采取自愿组合的方式,在专家引领下开展实验.项目组成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拜访专家,进行学习、备课.他们改变了拼音教学原有的教学顺序,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在教学中运用动作、情景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拼音的读音、扩展、阅读、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和专家一起研究教材、集体备课、共同反思,不仅研究了如何教拼音的方法,更从专家的身上学习到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三位教师在完成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一起备课,共同研讨,读同一篇文章,写同一篇教案,同上一节课,同研一个问题,同写一篇反思,共享成功的喜悦.她们相互鼓励,克服畏难情绪,彼此增进了友谊,形成同甘共苦的研究小团队.通过这项实验,教师们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真意识和团队意识得到了增强.学校聘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康静涵老师,指导教师在全校开展“习作教学”研究活动.在康老师的指导下,教师改变了以往的习作教学模式,总结出“学生预作为先,师生共赏”的新模式.这种以了解为基础,以欣赏、自悟为核心,以兴趣为目的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更使其学会欣赏、尊重、关心帮助别人,同时唤起了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生活的热情.这种习作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

通过问卷和访谈、教研活动记录、教师个体发展的信息、各种教研活动的照片及影像材料、专家参与教研活动的感受等,评估教研工作的效果,并形成了学校教研资源和专家培训资料库.

五、加强总结反思提升专业水平

学校针对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教研活动制度不够完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以及缺少专家的引领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通过完善教研相关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每个学期举办一次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长评比活动,加强教研组长的责任意识,指导各教研组建立自己有特色的教研文化.落实研究主题,明确教研目的,加强回顾反思,总结提升经验.学校每个学期都定期召开优秀教研组交流会,通过这种形式,给教研组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教研组彼此间信息的交换,达到经验分享,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在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思想,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学校还开展了“我的教育故事”评选活动,改变过去的一两句教学反思,变为写生动的教学故事.在记录故事的同时,记录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分析故事的同时学习教育理论,对自己的做法再进行深入认识.通过整理、交流、评选,形成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处理一些问题的理性做法,从而使很多教师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解决了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做的问题.

每个学期期末总结时,教师将一学期的经验、感受、遗憾、希望都倾吐出来.这是一个交流的机会,也是一个提升教师品位的机会,更是凝聚人心、汇聚思想的机会.校长抓住这个时机对全校每一名教师进行点评,在点评中提出希望和要求.

学校还建立了校长定期谈心制度,以面对面或心语信箱的形式与教师交流,也可用短信、笔会的方式进行沟通.同时,为每位教师配备个人发展“档案袋”.教师们定期将个人的教学设计、读书感悟、发表文章、获奖证书等整理归档.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变异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爱生学校”等区级群体课题和若干校级课题研究,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开放的组织文化,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团队约定,都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和创造力,成为团队的重要支柱.

通过学习与培训、研究与反思,大大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转变了教育观念,增强了职业道德,提升了专业意识和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群体的快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何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