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乡土历史资源,改革高中历史课堂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85 浏览:23023

摘 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挖掘并运用乡土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利于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本文给出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整合乡土资源的策略.

关 键 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乡土历史资源整合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面临新的挑战和调整.思考最多、讨论最激烈的课题是什么样的历史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古人有言:“人有爱乡心而后有爱国心,不能爱乡而言爱国者,是谰语也.”一位教育家说过:测量一个人的爱国心,得首先看他是否爱自己的妈妈.检测如一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能真诚地爱,很难想象他会爱自己的故乡和家邦.同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乡都漠不关心,也就很难想象他会对国家怀有责任心.

一、挖掘并运用乡土史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大河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因为它描述的是发生在学生生活的地方的历史,学生最感亲切,感染力也强.利用乡土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进而热爱家乡,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昆山膏腴沃野、物产丰饶,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自古就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捷的水陆交通成为商贾往来之地,并曾盛极一时.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石器时代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历朝历代都孕育出众多的名士鸿儒,朱德润、归有光、魏良辅、顾炎武等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存,那句家喻户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至理名言,至今仍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对昆山乡土历史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了解昆山辉煌的历史,增强对家乡的热爱,进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能使学生树立革命乐观主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从而形成科学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有利于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乡土史是和学生生长和生活的地区紧密相关的,他们对于有关故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以至山水草木等,都有着特殊的、浓厚的情感.对此,学生必然会有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愿望.这样,教师在教授涉及家乡的史事时,学生就会有一种亲切感.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乡土教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

乡土材料的运用,使学生易于形成历史表象,进而形成历史概念.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变化、往往是同知觉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地区比较熟悉,而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乡土史料与学生耳闻目睹的环境有关,这样学生的脑海里就容易形成较清晰的历史表象,塑造出较为生动的历史形象,并使一些书本上抽象的概念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具体的感受和验证,这样有助于历史概念的形成.

乡土史的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完成中学历史教学的各项任务,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活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培养学生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乡土历史的教学,可以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只要历史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充分利用这样的条件,就能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例如,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历史实物和图片,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历史遗址和历史博物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通过亲身观察,了解到历史的真实情况,认识到历史的发展过程,体会到历史与现今的区别和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关的乡土史料,进行具体而形象的讲述,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乡土史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由于乡土史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因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培养和训练,特别是通过组织学生对本地区周围乡土史料和史迹的搜集调查、访问参观,通过组织学生对本地区出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座谈讨论及出版专刊、墙报等活动,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国外和国内的经验表明,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地参与教学活动,各方面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二、整合乡土资源的策略

乡土史对学生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日益重视历史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充分利用怎么写作的.通过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它变成学生的学习资源,这就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教会学生开发、利用、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筛选、运用各种信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进行专题研究与讨论.

对于高中生来说,会学习(指终身学习的能力)、会思索、会研究(指了解基本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应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不懂得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不会查资料,不会分析、解决问题,不会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缺乏基本的训练,而且“唯上、唯书”的倾向十分严重.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我们把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落脚点放在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上.针对乡土历史中某一典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教师可选择大众关注的热点作为主题,指导学生围绕主题确定论点,收集材料进行准备,在讨论中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请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和评点.

开展读书、读报和演讲活动.

首先教师要精选与家乡相关的古诗词、历史文学作品和报刊组织学生阅读.然后在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及社会生活,并进行重组、整理、加工,形成一种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理解的形式,最后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演讲.

(三)利用寒暑检测及“五一”、“国庆”长检测,指导学生对家乡旅游景区的人文景观进行实地考察.

结合教学内容参观相关历史文物及历史遗迹或调查、搜集、整理家乡历史变迁的相关资料,参观名人故居、名胜古迹、历史博物馆等,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注重应用的意识.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为乡土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丰厚的教学资源.

(四)开展乡土历史日活动.

这个设想是受到美国“全国历史日”(NationalHistoryDay)的启发,它是以美国6—12年级的中学生为对象,配合课堂历史教学举办的全国性历史竞赛活动.每年的历史日都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期间,历史教授,高校历史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学历史教师和博物馆员大力协助,计算机信息怎么写作中心提供网上信息怎么写作,甚至总统图书馆也对参赛者开放.在研究过程中,历史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在学术上和知识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增强了自信心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活动大力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做法,为21世纪要求的新型人才做了素质和技术上的必要训练和准备.活动也有助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乡土历史教育资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许多资料学生也有条件收集到.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去发现,去了解,去感悟家乡的人文地貌、物产风情、历史现实、优势劣势,并把这种感性认识逐渐深化为理性认识,最终融入血液中,成为永久的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沉的情感.通过乡土历史的学习,真正使历史课在人文主义培养上不至于成为空谈,也才能真正发挥人文主义课程的育人价值.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探究自己家乡时,他们的感觉是亲切的,活动中的表现、气氛是热烈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活跃的,而且学生喜欢听、愿意记、爱交流.从教育心理学上讲,学生对于亲近的事物容易激发学习兴趣,也便于学习时的联想.这样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爱学科学,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