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深化专业学位生教育机制改革的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616 浏览:46246

【摘 要】加快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对高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西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评价监督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条件保障机制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为普通高校如何做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理清了思路.

【关 键 词 】专业学位;教育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西南科技大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提出:“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视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对高校如何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积极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从重数量、规模向重质量、品牌转变.

一、西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

西南科技大学自2006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家西部、四川省以及周边地区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管理专门人才.学校目前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翻译硕士金融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等7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有材料工程、控制工程、地质工程等13个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调整和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积极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在注重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稳定学术学位研究生发展规模的同时,以行业为导向,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1年、2012年、2013年学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分别达到369人、503人、499人,分别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41.1%、49.8%、49.7%.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呈逐年递增趋势,学校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的专业学位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比国内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较好学校,现阶段学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专业学位招生数量不均衡,个别工程硕士领域招生数量偏少;与现代产业需求联系紧密的学科领域还有待发展;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未能从真正意义上与学术型研究生相区别,质量评价标准尚待进一步明确,质量保障机制尚需建立与完善;普遍缺乏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紧密衔接;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社会实务经验有待加强.

三、学校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工作方针

(一)基本思路

进一步转变观念,主动面向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不断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突出自身特色;优化结构布局,着力完善体系;完善保障机制,注重提高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强化职业导向.

(二)工作方针

抓住国家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秉承“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发挥学校区位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置于同等重要位置,整合并合理配置全校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办学的综合优势和学科特色,用好学校董事/合作单位、校友资源、成教网络3个平台,使学校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与领域在数量上有较大突破,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和创新型人才,为怎么写作国家和区域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学校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

改革专业学位招生考核方式,优化初试,强化复试,发挥和规范导师作用,在考试科目设置、考核内容等方面着重于考察学生考生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积极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重点关注招生数量过少的专业学位类别及领域,加大审查与投入力度,实现专业学位各类别、领域的均衡发展.

(二)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加强行业全程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加强与行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推动行业组织参与从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到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专业学位教育全过程,以增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吸纳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行业专家作为校外导师或合作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推进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紧密结合专业学位相关领域职业资格认证的科目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核心课程,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在认证基础上,尝试以抵免学分、课程免试等形式,推进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效衔接的可行性.

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论文标准和考核办法.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鼓励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在强化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充分合理利用学校董事及合作单位、各级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种资源,建设可以为专业学位教育提供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建有各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三)改革专业学位评价监督机制 专业学位注重职业胜任能力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要坚持在学培养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学校现有各专业学位类别须分别设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制订培养标准和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应有一定比例的行业和企业专家参加,定期开展自我评估.

加大专业学位论文送审力度,改进优秀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选办法;建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评价的反馈机制,主动公开质量信息;建设在学专业研究生学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分析和预警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公布质量标准,发布质量报告和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四)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各专业学位领域要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与实践能力较强,专相结合,能够满足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来自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占一定比例,教师应积极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考评等工作;大力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从事专业学位教育,加快形成“双师型”的师资结构;着力建立和形成有利于激励教师积极投身专业学位教育的评价体系,制订从事专业学位教育的职称评定标准.

(五)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分类管理、分类指导

完善学校、研究生部和学院的管理机构,学校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导小组,按各专业学位类别分别设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对专业学位的授权点设置、申报与评估、课程设计、培养方案、学位论文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等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相应地,在研究生部设立专业学位办公室,负责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的具体管理和实施工作.

(六)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条件保障机制建设

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贷体系.建立长效、多元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强化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激励作用.健全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制度,对于攻读非在职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学习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者,可通过“三助”申请奖助金.加大对基础学科、国家急需学科研究生的奖励和资助力度.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非奖助类非在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国家政策,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加大投入,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为保证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设立专业学位提供专项运行资金用作加强教学基础设施、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其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资金使用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需,避免重复,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学校、院系和导师的作用,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确保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