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类实践性教学对毕业设计质量影响的

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15 浏览:17870

摘 要:本文阐述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并针对现阶段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定性的分析,指出课程类实践性教学指导不利导致了毕业设计质量出现滑坡,并由此提出了搞好课程类实践性教学的对策,从而为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 键 词:实践性教学,毕业设计,课程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7-0052-02

一、引言

实践性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程类实践性教学,包括课程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第二阶段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就一般专业而言,这两个阶段都非常重要,尤其是非文科类的专业这两个阶段更是必不可少.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是以工程实际或社会实际为背景,沟通多门课程乃至整个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使这些知识在实际中得到集成和整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能系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遵循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组成一个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不仅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培养和锻炼,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一些高校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课程类教学大多是安排的附属于理论课教学的单纯性验性,这非但不利于培养学生包括科研能力在内的多种实践能力,而且会使这一阶段的实践性教学失去原有的意义.虽然毕业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学实习存在的“功能性”缺陷,但由于沿袭多年的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以致影响到毕业实习的实际效果.

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学生在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效果较差,不能把各个环节系统联系起来,甚至很多学生随波逐流,根本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只是一味地模仿、抄袭,造成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较高的自身综合素质.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是很多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譬如实践教学知识缺乏,指导能力差等.

由此可见,课程类的实践教学指导不得力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出现滑坡.所以,提高课程类实践性教学质量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搞好课程类实践性教学

1.学校方面:

1.1扩大经费投入和实验室建设.

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在教学中应树立以科研带动实验教学,以实验促科研的思想.经验证明,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最新科研成果与实验教学相联系,用最新的知识去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独立思考,认真探索和求实创新的能力.

1.2不断扩大和发展新的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工科大学生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甚至毕业设计的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校外基地实习正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3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加强指导与管理

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校企合作中的“导师制”是指一个学生有两个导师负责指导,即双导师制,在教学过程中,两位导师各司其职,一个校内导师在课堂内专管教学,主要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指导等;另一个校外导师则侧重学生在课堂外的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协调沟通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

1.4有组织有计划地定期开展各项科技竞赛活动.

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及教务处的认真组织与协调下,在相关学院和教师的积极配合下,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竞赛平台,推动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核心内容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工作,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2.教师方面:

2.1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改善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

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本专业扎实地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发展趋势;必须涉猎相邻专业的专业知识;还应时刻关注新兴学科知识的发展,并在本学科领域内加以运用.要想做到这些,鼓励教师个人进行学历深造和队伍建设学缘交叉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最好途径.

2.2鼓励教师创新

鼓励高校教师克服重基础轻应用、重数量轻质量和为评职称而科研的急功近利现象,主动走出校园,参与到寻找科研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当中;不断优化高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或发明创造的硬件设施和设备条件,不断完善教学改革创新制度、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或科技成果奖励制度等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热心于科研、专心于开发、潜心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学生方面:

3.1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日常科研活动,在科研实践中发挥和巩固专业知识.

鼓励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之余加入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或从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分出一部分作为子项目,进入课题的训练阶段.把毕业设计纳入教师的课题研究中,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参加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3.2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参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程度方面,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人:

(1)发烧级:他们对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通过自己的学习有较强的技术基础,并能自觉地、执著地投入到课外科技活动中;

(2)冷淡型:对科技毫无兴趣,不闻不问;

(3)中间型:本身对科技有一定的兴趣,有好奇心,但不能主动学习、实际动手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

在三类学生中,前两类均属个别现象,“中间型”占学生中的主体,很有普遍性,笔者认为教师工作的主要对象正是这类学生.积极鼓励广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改变学生的业余生活方式,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活动.

四、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因此,课程类实践性教学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每一位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要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具有更多的责任心和耐心,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相信课程类实践性教学的质量一定会日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