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预防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76 浏览:14846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政排水管道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就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此切实保证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畅通和道路的使用寿命.

【关 键 词 】道路;排水;施工

城市道路给排水即指对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含雨.雪水)的径流和其他废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的管理.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主要指在市政道路上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城市雨水、污水的市政给排水设施(排水管网及其附属构筑物)的设计与施工.城市道路范围内常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而由于城市交通的迫切需要,往往使城市道路排水工程的工期很短,致使各种城市公用设施、地下管线施工一般都与道路建设同步,加大了城市道路工程的复杂性和施工难度,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结合多年来的亲身施工经验,就城市道路排水工程施工中较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及其预防措施作如下分析


1.沟槽开挖出现坡小,垂直、轴线偏移倒坡现象.

原因分析:(1)技术人员放沟槽开挖线时,没有做到近规定比例放坡.(2)因路面结构的影响需限制放坡.(3)因其它地下管线的影响,不可能正常放坡.(4)机械操作手操作技能欠缺,不会挖沟槽,甚至能倒坡开挖.

危害:坡度过小,无坡(即垂直)或倒坡极易引起沟槽塌方,出现安全事故.轴线偏移,影响下道工序,增加工作量.

预防措施:(1)根据土质不同,按规范要求的系数放坡.(2)如确实影响路面结构,沟槽开挖后应打支撑护壁.(3)沟槽开挖应选用有经验的机械操作手,新手应加强技能培训.(4)轴线偏移应将不能满足立模要求的一侧土方再次挖运,满足施工要求.

2.沟槽开挖后出现塌方、滑坡现象.

原因分析:(1)沟槽没按规定放坡,坡面趋陡,倒坡.(2)工期紧或因雨天土方不能及时外运,堆在沟槽两侧或一侧,坡顶负重超载.(3)土体地下水位高或遇有老的下水道,渗透量大,坡壁出现渗漏.(4)降水量大,由于排水量不畅,边坡受冲刷、沟槽浸水.(5)沟槽两侧回填杂土土层较厚或遇软土、淤泥.

危害:因塌方滑坡,上层土或边坡土塌入沟内,经水浸泡后成泥浆,很难清理,如有人在槽内施工,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预防措施:(1)按规定放坡,严禁倒坡开挖.(2)坡顶堆土及时翻离坡边3-5m远,减少堆高,(一般不大于1.5m).(3)加速施工,缩短沟槽暴露时间.(4)如遇地下水位高或老排水管道应采用人工降水或挖沟引流,及时排出.(5)两侧回填杂土层在开挖时可大于规定挖成台阶,减少滑坡、塌方.(6)遇软土或淤泥采取打支撑、打木桩、钢管桩、加挡板.支撑、木桩、管桩间距要小.

3.排水管道出现平基变形、起拱、开裂或裂断现象.

原因分析:(1)沟槽底部土质软或有淤泥.(2)遇有地下水泉眼涌水或相邻下水道渗水.(3)原有的池塘、大坑填土时未按要求塘底清走全部淤泥,采取填土挤淤,淤泥层厚,上部填土后,底部仍留有一定厚度淤泥.浇筑平基后,淤泥层上部填土滑移,平基被挤错位,底部拱起,平基局部裂断.

危害:影响平基浇筑强度和平整度、软土或有淤泥未清干净易造成平基下沉、管道断裂.

预防措施:(1)如大面积挤淤填土,开挖沟槽前,在沟槽放线外侧先打木桩,间距要密.挖槽时沟底软土,淤泥必须清挖干净,超深部分用片石铺垫,两侧桩顶打横撑,保证淤泥上层的回填土不再往下塌.(2)开挖边井(在平基外)架泵排水.(3)出现挤压断裂后,必须将此段按上述(1)方法处理,重新浇制底板.(4)技术人员复测平基,保证平整度与坡度.

4.排水管道平基管高程、宽度、厚度、坡度出现偏差现象.

原因分析:(1)水准点被碰撞不准,技术人员测量高程时有误差或施工人员支立模板拉线时因尺寸看错,模板立完后复测高程、坡度、数据与设计不符.(2)沟槽开挖轴线偏移,一边宽一边窄,造成宽度不足,平基刚浇筑不久,因塌方挤压,造成宽度不足.(3)垫层石子超高或底部局部有石方,砼厚度不够.(4)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认为差一点没多大关系.

预防措施:(1)雨后或在水准点附近挖土有可能碰撞水准点,使水准点松动,应复测,确定没有问题后才能引用.(2)平基模板立好后应再复测一交,有问题进行及时纠正,无误差后再进行浇筑.(3)宽度有偏差时,将沟槽窄的一侧进行二次开挖,满足宽度要求,因塌方引起宽度不足时,将土方用机械或人工挖除后再补浇.(4)加强施工人员思想教育,增强质量意识.

5.排水管道平基管座出现跑模严重,拆模后,表面有蜂窝、麻面现象.

原因分析:(1)因采用白松等木材做模板、材质差、易变形或木材在锯成模板时厚度不够,也容易变形.(2)打木支撑时,间距大于规定或撑脚土质软.(3)支撑所用材质问题,支撑钉眼处易开裂.(4)施工人员来回走动时,脚踩在支撑上支撑松动.(5)振动混凝土时振动棒距模板太近,或直接振动模板,撑脚土质差支撑松动,模板弯曲,形成跑模.另外振动时间较长,板缝增大,砂浆在板缝漏出,拆模后形成蜂窝、麻面.

危害:跑模浪费材料、降低工程质量,且造成表面蜂窝、麻面,外观难看.

预防措施:(1)模板一般采用花旗松,不易变形,厚度为5cm,高度根据需要,管座模板可两块拼接,支撑木料可采用白松,钉子能钉牢,不会产生破裂.(2)支撑间距一般平基为1m,管座为0.8m,撑脚要用垫块,坚硬的土可直接打入土里.(3)支撑撑好后严禁施工人员踩在支撑上.(4)向模板内装混凝土时,锹背靠模板将混凝土放下,反之石子易聚集在一起,再加上振动时砂浆漏出,易产生蜂窝、麻面.(5)出现跑模立即采取措施,将模板内混凝土挖出一些,增加支撑重新浇筑.(6)拆模后一般蜂窝、麻面可用砂浆补抹,严重者需返工.

6.管道安装出现不顺直、位移,相邻两管高低不一,流水坡度小或有反落差现象.

原因分析:(1)没有通长带线整管,整管后底部两侧没有塞牢,易晃动,出现不顺直、位移.(2)相邻两管管座壁厚薄不一或下部粘有泥块、石子,造成高低不一.(3)测量有错误或支模人员看错尺寸,造成流水坡度不符.(4)下游接入上游已完成的窨井或管道,测量不准,造成反落差.

危害:影响流水量,影响美观.

预防措施:(1)通长带线整管,管底两侧用石子塞牢,防止位移.(2)每节管道入槽前应清除外部粘结物,内部杂物清理干净,管壁厚薄相差较大的应予调换.(3)平基浇筑后应复测,防流水坡度不对.(4)下游向上游接管在无竣工图参考时,可测量井底高程,但井底杂物一定要清干净,如井内水较深,无法清理,可测管顶,总之,高程误差尽量要小,才能减少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