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惕夫之谜研析--基于次优理视角的

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92 浏览:14316

[摘 要]自“里昂惕夫之谜”提出以后,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一直试图对其进行解答,但未有定论.对该谜的研究应以贸易的最终目的--使各国经济福利最大化为出发点,运用次优理论对H-O理论的检测设条件进行分析,方可得出美国现实贸易情况与H-O理论相悖的缘由.但不可否认,里昂惕夫之谜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H-O”模型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悖论 次优理论

一、引言

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来自和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历史上第一个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巨大成果的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他在产业革命前夕的1776年出版了其代表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提出了“绝对成本理论”,指出绝对成本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随后, 以大卫•,李嘉图(Did Ricardo)、俄林(Bertil Ohlin)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又以自己的卓越智慧对其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首先,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使绝对成本理论由一种特例发展到一般,从而使国际贸易理论具有了普遍意义;其后,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neckscher)及其学生俄林进一步发展了比较成本理论,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指出比较成本产生的原因是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该理论后经萨谬尔森(Paul Samue1son)等人不断加以完善.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 Mode1)无论是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里昂惕夫(Wassily W leontief)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祖籍俄国,祖辈历代为俄国农民.在苏联受过高等教育取得学位.1931年人美国国籍,长期任哈佛教授,并有重要的国内外,融东西方经济学为一体.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研究投入-产出法,在魁奈、马克思、瓦尔特、凯恩斯对经济变量的宏观理论的启示下,创立了自己的投入-产出经济学.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经济学》是他最杰出的贡献,并因此于1973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里昂惕夫之谜是在西方最著名的H―O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产生的,H―O原理的中心论点是: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它拥有比别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参加国际贸易,从而取得比较利益.比如说,英国的劳动比美国丰富,因此要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美国的资本比较丰富,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国际竞争加强,因此要出口这类商品.这个观点自上世纪3O年代提出以来,一直被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所普遍接受.

里昂惕夫也是H-O原理的支持者.但是,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资料对H-0原理进行验证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即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1956年11月号的《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发表了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一篇题为《生产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的论文,马上在经济学界引起轰动.因为在这篇论文里,里昂惕夫对H一0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检验.按照里昂惕夫对1947年美国200个出口和与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的测算,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例13991美元/人,进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例为18184美元/人.故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约为出口商品的1.3倍.即美国居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如果按照H-O模型分析结果.美国应该出口密集地使用其丰裕的生产要素――资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这一现实与理论大相径庭的矛盾即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

二、解释的理论框架

首先引入次优理论的概念.1956年,经济学家李普西(R.G.Lipsey)和兰卡斯特(K.Lancaster)总结前人的理论分析,创立了次优理论.简单地说,次优理论包含的内容是:“如果在一般均衡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情况,使得帕累托最优的某个条件遭到破坏,那么即使其他所有帕累托最优条件得到满足,结果也未见得是令人满意的,换句话说,检测设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一系列条件中有某些条件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在清除了所有这些得不到满足的条件之后才能达到.

通俗而言,次优理论的含义是:检测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满足十个检测设条件,如果这些条件至少有一个不能满足,即被破坏掉了,那么,满足全部剩下来的九个条件而得到的次优状态,未必比满足剩下来的九个条件中一部分(如满足四个或五个)而得到的次优状态更加接近于十个条件都得到满足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我们可以靠偏离其余9个或其中几个帕累托条件来重新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由于扭曲的条件不同,次优理论的最优解的条件与帕累托最优解的条件不同.帕累托最优解的条件就是完全竞争的均衡点,而次优理论的最优解的条件中,许多不再是帕累托状态.

现在我们再回到要素禀赋理论上来.我们知道经济单位之间的贸易是以利益为导向的,贸易双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在前面我们指出,要素禀赋理论实际上就是,在满足一系列完美的检测设条件下,再加一个条件:即资本相对密集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密集的国家生产并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这种贸易方式将会使这两个国家实现贸易收益最大化,即实现帕累托最优贸易.但现实条件根本达不到完美条件,从以上对次优理论的分析可知,在这些实现最优的条件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要想实现次优状态,那么必须修正其余的条件.也就是说,实现帕累托最优贸易的若干条件未能满足,比如说其中几个条件中的一个或全部未能得到满足,那么要进一步使贸易双方实现次优的结果,必须要修改其它条件,而有可能被修改的那个条件就是“资本相对密集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等”因为次优理论告诉我们,在其它条件未满足的情况下,如果继续按照要素禀赋理论所决定的贸易条件进行贸易,并不能给贸易双方带来帕累拖最优的结果.这种退步的、局部零星的最优,也不意味着次优,相反,它对贸易双方的福利经济具有破坏性.

我们再重新整理下理论框架.给定最优化贸易一系列检测设条件,包括:

1.两国、两产品、两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

2.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是同质的;

3.关于生产函数的检测设有三个方面:

a.生产函数是线性的,且为不变规模收益(constant return to scale);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为正数但递减.

b.各国相同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没有技术的差距.

c.没有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s),即相同产品的要素组合总是相同的.

4.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这意味着表现两国需求偏好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时完全相同的;

5.在各自国家内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6.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即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

7.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

8.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

但凡满足上述全部八个检测设条件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才有可能获得收益最大化,这就使H-O理论的内容.H-O理论是赫克歇尔和俄林为了纯粹的理论研究而对经济贸易现实加以高度抽象的理论模型,其检测设条件是处于理想状态的,而用纷繁复杂的现实经济运行的资料去验证高度抽象化的理论模型势必会产生许多干扰因素,使其中一个或几个检测设条件不符合理论所给定的理想状态,导致了验证结果和预想的不一致.为了使贸易效果重新恢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我们在没有办法修正那些不符合理想状态的检测设条件的情况下,只能设法改变其他帕累托条件,使他们偏离最优状态,即通过这种扭曲其他检测设条件的方法来寻求贸易的次优效果.

现实中国家的贸易模式是符合次优理论的.每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本国利益最大化,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经纪人检测设).当贸易过程中的某些因素与H-O理论所给定的检测设条件不一致时,贸易国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得扭曲其他理论所给定的贸易条件,以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以美国为例,在里昂惕夫对H-O理论适用性的检验过程中,美国的贸易现实条件与H-O理论中给定的检测设条件并不完全一致,比方说美国的贸易伙伴不止一个,这就和H-O理论的第1个检测设有悖(下文开始简称检测设1):贸易发生在两个国家.但是美国贸易的现实预期是越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越理想(经纪人检测设),所以我们可以判断美国必然使其他一个或几个贸易条件偏离理论上的最优状态.而很有可能检测设8就是被人为扭曲的那个贸易条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里昂惕夫的验证结果与预想的不一致,即:美国并没有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下面我们从检测设条件的角度出发,探讨里昂惕夫的检验中,美国哪个或哪些贸易条件没有符合H-O理论的给定检测设条件,从而迫使美国改变检测设8(资本充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充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使得贸易效果达到次优理论中的最优状态.

三、从H-O理论的检测设条件出发探讨里昂惕夫之谜

1.与检测设条件1相悖的实际贸易情况

检测设条件1:两国、两产品、两生产要素(检测设劳动和资本).

传统H-0模型认为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差异越大,发生贸易的机会也越多,贸易数量也可能越大,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应该大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但二战后,新技术不断快速涌现,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能力均不同程度地大幅提高,而且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不断上升,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如: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并非喀麦隆、秘鲁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打破了H-O理论的检测设条件1:贸易发生在两国或两个类型的国家之间(资本丰裕的国家和劳动力丰裕的国家).

另一方面,此前的西方经济学家基本没有将技术看作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他们认为,技术虽然能够提高劳动、资本和土地的生产率.但是它要通过生产要素才能发挥这一作用.因此,在生产函数的分析中,技术通常被视为一种前提或条件.但是,随着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影响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一国的产品是否具有比较、竞争优势.这时,贸易经济学家发现,如果把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来分析,能够更为清晰地理解和解释国际贸易中的一些发展现状.而且,他们的研究也证实了技术的确具有一种生产要素所应具有的基本条件.即:技术是通过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资而产生的,它与资本通过储蓄和投资形成并没有很大区别.同时,新技术可以通过专利权使用费、特许权费等像别的生产要素一样获得收益、具有并进行写卖.那么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产品生产与检测设条件1:只有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不一致.

还有包括自然资源这种生产要素,在里昂惕夫的检验中也没有被考虑到.显而易见的是,自然资源是不应该被忽视的.我们知道美国的发展依赖于某几种自然资源产品的大量进口,而这些资源产品的主要生产要素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投入需要辅以大量的资本投入.再看出口方面,美国土地资源丰富,农产品出口数量很大,而农产品生产相对需要较多土地和劳动.所以,如果考虑了自然资源这一生产要素,可以发现美国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增多了,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多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理解了检测设8为什么需要改变.

2.与检测设条件2相悖的实际贸易情况

检测设条件2: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是同质的.

里昂惕夫之谜使其本人陷入困惑,经过研究里昂惕夫自己也给出了解释,他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认为由于劳动力素质各国不同.经测算,在同样的资本配合下,美国工人的效率大致上是外国工人的三倍,因此,如果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就意味着美国实际的劳动供给量应该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这样一来,劳动在美国就不是稀缺的要素,甚至可能是充裕的.该解释突破了在此之前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各国生产要素是同质的这一前提检测设.

此外,美国经济学家凯南(P.B.Kenen)认为美国工人技能较高,而技能的形成是由于教育和培训而得,从而形成了人力资本一说.由此,他拓宽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这一要素的含义,认为资本不应仅仅只是指物质资本,它应该包括两部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由储蓄和投资而成,人力资本则由教育

和培训而得.随后,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S.Keesing)按照技术熟练程度,对美国各行业就业人员进行了分析,也得出了与凯南相近的结论:美国生产的出口商品中熟练劳动所占比重较高,而与进口商品中所含熟练劳动比重相对较低.由此可见,除了劳动力外,另一生产要素――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也是不同质的.

3.与检测设条件3相悖的实际贸易情况

检测设条件3:关于生产函数的检测设有三个方面:

a.生产函数是线性的,且为不变规模收益(constant return to scale);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为正数但递减.

b.各国相同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没有技术的差距.

c.没有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s),即不同的产品以不同的要素生产,相同产品的要素组合总是相同的.

二战结束后各国的技术基础、技术创新能力虽然保持着发展的总趋势,但参差不齐且差距越拉越大.美国无疑拥有领先世界的技术优势,这本身就改变了要素禀赋理论关于各国生产技术水平一致的检测设.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使分工越来越细,国际分工也由原来的产业间分工发展到产业内分工,出现了许多所谓的“国际性综合商品”,即全部或部分由外国制造的零件装配而成的商品.1960年,美、法、德三国出口的机械产品中有40%是这种所谓的“国际性综合商品”.产业内贸易的盛行使得判断各国参加贸易的最终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越来越困难.如美国IBM公司出口一台价值860美元的PC机时,其中625美元价值由其海外子公司创造,而在美国只花费了235美元且主要用于半导体生产与最后组装(相对而言劳动投人较多).

4.与检测设条件4相悖的实际贸易情况

检测设条件4: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这意味着表现两国需求偏好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时完全相同的.

如果在美国市场上消费者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那么,美国就有可能改变原来的贸易结构,而多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事实上美国所生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主要是为了满国市场需求.由此可见,资本丰裕的国家其国内市场从某种程度上比较偏好资本密集型产品,同理对于劳动力丰裕的国家.

5.与检测设条件6相悖的实际贸易情况

检测设条件6: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即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

美国远离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英、法、德、日诸强或为战败国或其力量披严重削弱,只有美国,一枝独秀,大发战争横财,一跃而为世界首富,为其进行大规模的R&D投资和教育投资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使其能够向由于战争消耗亟需恢复经济的欧洲各国和日本以及其他欠发达国家大规模输出资本.战后成立的一系列国际组织如IMF、IBRD 等更是加速了资本的国际流动.据资料统计.二次大战后,国际投资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私人对外直接投资(FDI)呈爆炸性增长.美国40年代后半期到50年代对外投资总额以年平均5.8%的速度增加,其中FDI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9.7%.资本国际化的迅猛发展势头显然改变了要素禀赋理论关于生产要素国际间不可移动的重要检测设,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方式、商品构成和地理方向等.

另外,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美国出口产品中,有的是美国子公司在国外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制造生产的,这样就增加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种情况相当于美国借用国外的劳动力生产要素,其等同于要素在国际间流动,从而与检测设条件不符.

6.与检测设条件7相悖的实际贸易情况

检测设条件7: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

美国为了保护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密集度较高的商品的进口实行了较多的限制,从而使美国实际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减少了.该举措旨在保护本国劳动力市场,有利于本国劳动力就业.其次,美国十分珍惜本国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对本国的自然资源和能源保护得很好,开采率比较低,而选择从国外进口这些自然资源产品来满国市场的需求. 当然,这些贸易政策都或多或少地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进行.再者,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经济区域化、全球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纷纷依据地缘经济政治优势组建区域性经济联盟如EU(EEC)、APEC、NAFTA等.以期规范国际经济运行的一些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如IMF、IBRD、WTO(GATT)等的制度性安排亦愈发严谨.这就必然会对世界各国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到区域内、外及整个国际贸易的方方面面.

四、小结

从前面的现有对“里昂惕夫悖论”的几种解释中可看出,它们的分析均着眼于要素禀赋理论的检测使条件上,诸如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不存在需求逆转、没有关税等等这些条件都包含在要素禀赋理论成立的八个完美检测设条件中.而次优理论则在一个更大的框架中讨论实现贸易收益最大化的条件.由次优理论可知,只要完美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条件不成立,如果要想国际贸易实现次优,那么必须要修改“资本相对密集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一贸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