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25 浏览:20536

摘 要: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着认识不足、权责不明、工作不规范等问题,要实现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合理化、制度化,必须建立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机制.

关 键 词 :内部会计,意识,控制制度,有效监督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单位财产安全、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规则、措施和程序,是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事业单位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逐渐成为事业单位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起来越被重视,成为是当前事业单位加强管理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但在调查中发现,事业单位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一、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足,重视力度不够

事业单位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内部控制是否能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从当前情况看,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相对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一些事业单位的单位负责人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更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足, 没有亲身体会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带来的成效,认为有与没有一个样,因此在一些单位未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二是对财务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控制(或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的负责人仅仅把财务会计部门当成“钱袋子”,会计人员仅仅扮演“付款员”的角色,无权参与单位的重要决策乃至业务管理活动,对单位重要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逐渐弱化了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

三是对经费支出缺乏基本的控制意识.虽然各单位均明确了合理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建立了经费报销审批程度,但个别单位还是未能对经费支出实施有效的控制,对经费支出实报实销,特别是一些大额支出,未履行严格集体审批制度,致使财务监督和控制流于形式.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一是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不合理,权责分配不明确.一些单位未认识到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的必要性,在办公室内部设置会计岗位,大多由办公室人员兼任,没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又不了解所处的岗位职责和会计核算的程序,造成会计秩序混乱和财务管理失控.

二是事业单位未执行有效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事业单位由于单位较小,业务量少,大多由一人会计兼任出纳,如在保管印章等方面,由一人保管支付款项的全部印章,增加了舞弊的风险.

三是未执行授权审批制度.一些事业单位授权金额界限不明,不同程度地存在越权的现象,造成权力失控.同时对一些重大事项的审批时,未执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大多由单位负责人“一支笔”审批,影响了财务控制的实际效果,使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四是会计系统控制执行不到位.会计系统控制主要表现为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有些事业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内容不完整,审批程序不合规,核算不规范,不能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五是财产保护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事业单位对财产物资的保管方面未履行严格的财产保护控制措施.如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和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未执行无关人员的限制接近措施等.

六是预算控制薄弱.一些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单位的预算形同虚设,在实际的日常收支活动中,根本不按照编制的预算执行.

(三)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监督机制

一是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一些事业单位未设置审计岗位,有的虽设置了审计机构,但由于流于形式不能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合理性提出实质意见,起不到监督作用.

二是缺少对内部会计控制绩效考评机制.绩效考评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一种检验.但在大多数的单位不重视执行的效果,也不对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价.

二、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认识,增强意识,为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主导地位.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责.财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单位负责人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认识,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员参与意识.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而是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共同执行的控制措施.单位内部应加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力度,树立内控意识,争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践者.

三是财务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财政部门应利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机会,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更新、补充、拓展,进一步掌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会计法制观念,提高守法意识和财务管理水平.只有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严格执行内部会计制度,认真做好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是设置专门岗位,明确职责.事业单位应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二是完善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事业单位内部应做到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制衡机制.

三是建立授权批准制度.根据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经济业务与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业务.对于重大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重要性的原则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

四是建立会计系统控制.事业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是加强对实物资产的控制.事业单位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实物财产采购、验收、入库、领用、计量、维修的岗位责任制.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财产清查制度,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组织程序,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事业单位管理资产的形式,也能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发现财产物资的盈亏、毁损与报废情况,及时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处理,明确责任,确保单位的财产安全完整.

六是建立预算控制.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等各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和执行程序,需要调整预算项目,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三)建立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机制

一是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控制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内部审计来进行的.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专题项目或者内部会计控制各环节的审计,可以准确把握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容易造成损失的关键控制点,监督单位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使其能够得到完整有效的执行,及时反馈有关执行结果的信息,帮助单位更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


二是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临时的考核和评价.在进行考核时,可运用纪检(监察)、审计、财会部门的监督力量,重点要对单位内部的工作流程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执行的成效如何以及是否存在问题.同时要将其同相关人员的考核与奖惩紧密地结合起来,奖优罚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