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科学教学效率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953 浏览:32773

摘 要:当前,对于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更是需要受到关注,就拿本人所教的初中科学学科来看,应该如何做到提升教学效率呢?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出发,探索提升初中科学教学效率的策略,为其他学科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 :初中科学 科学教学 教学效率

一、以生为本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

如果把课堂教学演化成以完成认知目标为宗旨的课堂和演绎“教案”的过程,就会制约师生的活动,导致课堂教学程式化,非常的机械和沉闷.这样的课堂就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实施初中科学教学时,我们应根据教材知识的内在体系,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把课堂演绎成学生获取新知和探寻真理的乐土.


如在教学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在课前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把学生分成8组,每个小组设组长和记录员各1人.然后给每一小组配备体积相同的小木块、小木板、铜块、铝块、弹簧称、烧杯、绳、橡皮泥、清水和盐水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自学探究.课堂教学时,让各小组讨论,并提醒小组成员要用生活实例、经验或利用分配给小组的器材和其它器材通过小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在讨论中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反驳意见.

经过激烈的讨论,各个小组的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全部写在黑板上,然后结合手托木块演示,进一步说明浮力大小和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有的说:“因为铁块在水中会下沉,木块在水中会上浮,所以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有的则汇报:“要把木块按入水中要比把木板按入水中更容易一些,所以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与水的接触面相关.”还有的则得出这样的结论:“木块越往下按,越难按,所以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水下的的体积有关”等 .最后,每一小组跟据自己的猜想,挑选一个检测设,控制好变量设计,用实验来验正.经过实验,最后否定了浮力跟物体密度有关,得出了物体所受的浮力跟浸在液体下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的正确结论.

就这样,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导者,学习情绪高涨,不知不觉中理清了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而教师仅仅是整堂课中的引导者,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拨,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活化了知识,进而使学生更加会学、好学和乐学了.

二、联系生活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科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并受生活的启迪.在一定程度上,教学中能否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学习科学新知识,影响科学学习的效果.孔企平教授在谈到有效学习时指出:“经验它是一个名词,表示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它又是一个动词,表示现在的情境,经验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而,有效的科学教学须做到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积淀和已有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将生活中科学问题集中展现在课堂,并借助生活经验思考科学问题,要让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在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借助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学习科学、理解科学.例如讲到参照物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如乘着小船在江中航行,就会发现“岸在后移”的现象,又如在跑步比赛中,看到同时竞技的运动员和场边静止的拉拉队成员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基于这些生活经验,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和不断的引导,逐渐地上升为科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课本中的科学知识很多问题在生活中都有涉及,知识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把这些知识巧妙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更感兴趣,使他们更容易进入问题,能从问题中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实验是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支点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科学教学时,让丰富的科学事实作用于学生的各种器官,才能为学生思维提供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不进行实验和探究,就无法学到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无法感受到探索自然科学的乐趣,也无法真正地掌握自然科学的知识.

合理安排实验对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一般包括三个环节:设疑引学、辨疑解难、释疑.“设疑引学”是教师通过一些现象和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需要解决问题.“辨疑解难”是要求学生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检测设,估计可能的结果是什么,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用实验进行研究,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最后排除疑问.实验与层层置疑相结合,使学生处于知和不知的矛盾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将难点分化开来,这样用学生自己探究建立的概念规律,理解透彻 记忆牢固,又具有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对于一些理论概念公式的导出,课本中往往花较大的篇幅,教师备课时费很多的脑筋,上课时费较多的口舌.也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如果能设计一个好的实验导出,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例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可先提出问题:透过老花镜看紧靠镜子的物体,看到的物体有什么变化?透过老花镜看远处物体又会怎样呢?透过圆形金鱼缸看缸里的鱼发现鱼会变大,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人的筷子发现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这又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实验,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记住光会折射的事实,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验,让实验成为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支点,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四、结论

总之,教学的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更是教学的生命,让科学课堂在师生的互动中,充满生机与活力,迸出思维的火花,把科学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努力提高科学课堂的效率.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我们必须吃透新课程理念,认真学习、深入思考、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