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体系构建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121 浏览:120163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新农村建设使得现行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发生显著的变化,对金融的需求也将出现新的特点.这些新的情况和变化,一方面说明农民的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新时期农村金融怎么写作的复杂性.要重新认识新农村建设对金融需求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聚集城乡闲散资金,构建一个成熟、高效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关 键 词 :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资金供给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1-0024-03

一、新农村建设对金融需求的变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协调推进农村各项建设.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2006年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界定,其中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村流通体制的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等多项内容.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提出了多方面的需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1.农村金融需求趋向多元化.传统的农村金融需求主要是存、贷、汇等基本的金融业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渠道呈多元化趋势,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转向农业之外,如外出就业、经营企业等,农户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因此,他们的金融需求也变得复杂化.不仅有存贷款需求,也产生了对包括结算、汇兑、金融咨询、保险、信托、租赁、信用卡、保管箱、有价证券写卖等在内的金融怎么写作的需求.不仅要求提供金融怎么写作,而且希望金融机构提供由技术、生产、市场、销售等要素组成的一条龙怎么写作,并希望得到专家理财等金融怎么写作.

2.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项目,对粮棉油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小康建设至关重要.随着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地区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业和农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在农村,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导致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足,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和地方财政将加大对农村饮水、道路、电网、通讯、卫生以及农田灌溉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这样一来,对金融配套资金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更为迫切,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如果仅限定于粮棉油收购肯定难以适应.

3.农户的信贷需求将呈大额化趋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特色农业和养殖业加快发展,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将呈大额化趋势.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力,而且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提高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比重.这些资金需求在目前往往无法依靠单个农户的小额信贷解决,而是采取多户贷款、集中使用等办法变通解决.随着农村特色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将从事特色种养业,生产性资金需求增加,运用上述变通方法的难度越来越大,小额贷款额度小的问题将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同时,资金需求总量也将大幅增加.

4.商业性、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将显著增加.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流通业将迅速发展,对商业性、流动性资金的需求将显著增加.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除了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外,还必须拉近农民与市场的距离,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解决农民写难卖难的问题.因此,《规划》提出要完善农村流通体系,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推动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这些商业流通网点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比较大,而目前在这方面的资金供给基本处于空白.

5.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对金融的需求增加.随着农村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农村互助组织和“农”字号中小企业将加快发展,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增强.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对调动农民积极性、稳定粮棉油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新农村的发展方向是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单个农户无法实现产业化,也无法实现标准化,与市场对接的难度也很大,所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但“公司+农户”这种组织方式将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还会逐步出现各种自发的农户互助组织.通过把农户组织起来,实现某一特定农产品生产的逐步规模化和标准化,同时在产品销售和生产资料购写上提高定价话语权,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市场化发展.这些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将带来更大的资金需求.

二、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


(一)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

按照功能观的要求要将重心放在如何发挥金融机构的功能上,这是构建与完善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中国农村金融怎么写作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应遵循“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保证金融的安全稳健运行”三条原则,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体系(见表1).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怎么写作方式,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

1.创新金融产品.一是要确立信贷新投向,实现三个转变.2006年1号文件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见,其中指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这为金融业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商业银行要借此机遇,由支持乡村农业向支持城镇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转变;由单纯支持第一产业向支持农村城镇建设、第二、三产业和农村消费转变;由支持传统“三农”经济向支持县域经济的大“三农”经济转变.二是拓展基础性信贷产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对小额农贷的对象、额度、期限等进行延伸.三是创新组合性信贷产品.要将不同类型的信贷产品组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综合信贷业务;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需求,实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营销,在贷款、承兑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融资等方面实行配套怎么写作;针对农民的金融需求,实行贷款、理财、咨询等综合信贷产品怎么写作.

2.创新金融怎么写作方式.一是积极开办支农金融超市.农村最需要的是面对面的金融怎么写作,通过开办支农金融超市,推行“一站式”怎么写作和“一条龙”作业,可以为农民提供综合信贷产品营销,使商业银行推出的每一个金融产品都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全面推行支农客户经理制.要全面实行“包村、包片、包户、包社区”的支农客户经理制度,进一步延伸支农的触角.同时不断提高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懂政策、懂技术、懂管理的客户经理,为农民提供政策、信息、资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怎么写作,使客户经理成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融专家.三是加快支农怎么写作电子化建设步伐.要加快电子化建设的步伐,方便农民存取款,科学理财;大力发展业务,积极开办网上银行,为农民提供快捷便利的资金结算怎么写作;构建银行与政府、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农民提供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信息和最新的科技信息,进一步提高支农怎么写作水平.

(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不但有利于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而且还会极大地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农村法制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涉及农民、企业、金融和政府各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才能切实收到成效.

1.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律设.中国人民银行负有“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在农村也不例外.所以以信贷征信为中心,加快完善农村地区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是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选择.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建立区域信用中心,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建立完整的农户资信档案,着力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中信息不对称或信息缺失导致的突出问题,努力为金融发展、扩大农村信贷投入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促进和谐金融建设.

2.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支持农村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与发展,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积极支持它们多渠道筹集担保基金,并依法自律规范运作,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它们分担风险、提升农户与中小企业信用度的作用,有效缓解“三农”发展中的融资难题,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分支体系.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进行金融创新,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实行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积极研究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等相关制度办法,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

3.加强农村诚信教育.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广义上的“诚信”是建立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在讲信誉、守信用尚未成为企业和农户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现阶段,主要以开展“信用镇(乡)、信用企业、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个体工商户”评比活动为载体,以完善创评机制和信用评定机制为重心,通过农户贷款证和农户联保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加强公民道德修养,营造诚信的社会基础,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和市场环境.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