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事业的名义:建筑中国六十年活动启动仪式暨第四届建筑师与建筑传媒新年坛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163 浏览:22577

2008年我们刚刚纪念了中国改革30周年,而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建筑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诸如奥运建筑的新建筑形式与理念,使建筑更加吸引人们的目光,公众也逐渐开始越来越多的议论建筑,甚至开始进行建筑评论.此时,如何将建筑文化,理念以及发展历程深入性的传达给社会大众,并正确引导社会大众的建筑意识,以提升全民建筑素养,对建筑传媒而言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200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建筑传媒应该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肩负起总结、传播,弘扬建筑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与历史经验.如何切实为建筑师怎么写作正是每一个建筑传媒人思考并践行的问题.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主办的“建筑中国60年活动启动仪式暨第四届建筑师与建筑传媒新年论坛”于2009年1月19日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对中国近60年建筑设计与建筑媒体的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面对这一历史进程媒体应该更为理性的开展工作,建筑媒体与建筑师深度配合,共同推动中国建筑传播事业的发展与进步.《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马国馨院士的《建筑求索论》两本对于记录中国改革30年具有深远意义的新书也在本次论坛中首发.同时“建筑中国60年”暨第二届“中国建筑图书奖”征稿也宣布正式启动.会议由《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编辑何蕊主持.

开幕致词

1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社长张宇不平凡的2008年留给了我们太多难忘的回忆.世界各大媒体都在寻找可以概括2008年的关 键 词,其中有两项是与中国有关的――“奥运会”、“”,这两个词恰恰都与建筑分不开,奥运建筑在奥运会结束以后,已经成为建筑遗产留了下来.放眼全球,一系列重大事件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改革”和“创新”永远是一个企业乃至于一个国家得以长远发展的灵魂所在.作为建筑媒体,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在过去一年中,不仅按照BIAD集团公司的方向积极调整对外宣传视角、继续向着传媒公司的方向迈进,更通过杂志主刊《建筑创作》及各类学术、文化活动与专业机构和大众传媒密切合作,大力传播在行业内具有卓越影响的作品和人物、同时提升BIAD品牌在行业内外的认知度.

2009年是建国及BIAD建院60周年纪念,我们将陆续推出“建筑中国60年”系列活动,同时《建筑创作》杂志社也将在2009年5月迎来自己20岁的生日并正式挂牌成立传媒公司.在这个有着众多特殊意义的年份里,今天诚邀建筑界、出版界,传媒界以及艺术界的各方专家齐聚一堂,就是期待能够与在座的专家和学者一道,积极探索如何为建筑师们构建更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他们在业内外得更多的话语权.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寻求与大众媒体的广泛合作,积极在社会大众和建筑师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传播和普及建筑文化和建筑知识,从而提高全民对建筑作品的文化鉴赏力,把建筑学术和建筑文化的传播之路走得更宽,更远.老舍先生在忆北平中提到:“北平真正的好,不在乎它的设备有多么的完善,而在乎其中存在许多的空儿,为老百姓提供了可以呼吸的空间;不在乎它的建筑有多么的美,而在乎建筑周围有很多的空闲空间,通过这些空间人们可以欣赏建筑.”当然,现在北京的这种空间已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这些都是媒体需要关注,并起到导向性作用的方面.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在本次论坛活动中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深入交流,并由衷地期望在未来的日子呈通过BIAD传媒这一平台与大家并肩合作,促进中国建筑文化向着多元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下去,共同规划并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景!

 2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马国馨

现在大家越发的认识到,建筑、建筑文化、建筑师、建筑传媒、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传播链,今天的会议对整个社会如何提高对城市、建筑全面且综合的认识,提高建筑审美观念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正确激发学术活跃性,引导多种论点出现,供大众在这些论点中作出选择,最终发现哪一个论点更符合科学发展观,更能促进中国建筑的良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传媒的责任格外的重大.总之,传媒对于城市如何健康发展、建筑如何健康建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个充斥着钢筋混凝工的城市中,有多少建筑是可以存世的有多少是可以称得上宜居建筑的又有多少建筑对人类文化审美起到推动作用这些都还需要等待历史的考验.希望今天的会议,可以为建筑界、传媒界提供一点启示,一些思考.

 3 北京市报刊处处长喻萍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个会议,这也是我再次来到《建筑创作》杂志社参加学术活动,虽然次数不多,但每次都有新的认识和感触.北京市作为北京地方的管理部门,全国的期刊将近万种,目前北京地区的期刊有2800多种,北京市属的期刊是171种,《建筑创作》作为建筑科技类的杂志,以其精美的印刷,翔实的内容,特别是其所具有的高品质为行业所认可.近些年,《建筑创作》的发展非常迅速,成就非常突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完成刊物编辑、出版的同时还策划编辑了许多优秀图书,比如奥运、建筑与文化,抗震救灾、中国传统建筑、中国建筑设计改革30年等,充分的利用建筑资源,采取不同的载体形式,树立建筑文化的品牌意识,除此之外,在做好专业学术报道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建筑文化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在北京市属171家杂志社中,主动提出改革、面向市场,尤其是主动挖掘自身资源形成立体化出版的队伍并不多,因此我为我们北京市属专业期刊中能有一支这样的优秀队伍而感到自豪.

2009年可以说是新闻出版业的改革攻关年,今年的主题就是“改革年”,北京市的报刊改革也将进一步的全面展开.当然,其中也存在种种国际的,国内的困难和问题,其中包括政治、科技、经济方面的挑战.在上周刚刚结束的全国出版会议上专家指出,辩证的看,在中国出版业面临诸多的发展挑战的同时,也有很多机遇,总体上还是机遇大于挑战.另外会上还有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出现,让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关注日常生活和文化信息,这为期刊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无论是需求也好,机遇也罢,要想有新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充分发挥特长,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团结更多的力量,才能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才能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所以我相信,在新的一年,《建筑创作》一定会在各界领导的关怀和引导下,在张宇社长,金磊主编的带领下,抢抓机遇,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不断向前发展.

4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

《建筑创作》除了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期刊外,还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建筑师创建了一个可以表达设计思想的平台,同时也使社会大众更深入的了解建筑行业动态以及建筑师的一些工作,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是中国建筑行业最高的学术团体,近年来在专业上迅速发展进步,会员遍布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全国重要机构的领军人物都是我们的会员.为了更好的开展这一学术团体的工作,与《建筑创作》杂志社成为了战略合作关系,很多的学术年会以及大型活动都是我们共同举办的.学会与《建筑创作》杂志社之间是战略互动的关系,在此,我期待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在《建筑创作》的支持下,能够不断地发展进步.

此外,我特别想对《建筑创作》杂志社近年的工作成就表示祝贺.《建筑创作》已从过去的“院刊”发展成为建筑专业期刊中有相当影响的“大刊”,《建筑创作》不仅涉足与建筑相关的诸多领域,如建筑文化,建筑理论等,还对相关行业进行报道.同时,有不少行业内的重点项目和备受关注的工程都能够在《建筑创作》上面看到,对于重点项目,如奥运工程,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灾后救助等,不吝惜版面,力争在第一时间,尽可能充分地给予报道.今天是第四届建筑师与建筑传媒新年论坛,同时又是建筑中国60年活动启动仪式,在此我表示由衷的祝贺.

谈及建筑与社会的关系,近年来,尤其是经历了奥运会,建筑师的工作逐渐的被广泛关注,而且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焦点,同时也折射出了许多的社会现象.建筑早已不再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状态,已经逐渐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关注度也就随之提高,很多业外人士对建筑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烈.希望借助今天的机会,《建筑创作》可以成为建筑师与社会大众媒体之间的纽带,使两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大众媒体可以掌握建筑行业的一些内在的、本质的问题,从而防止被一些表象所左右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论点与语句.希望通过良性的互动将建筑的评论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迹,做出对社会大众积极的、良性的引导作用.

5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汤更生

在此,我向《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建筑求索论》两本书的作者及编撰人员表示敬意和感谢,感谢您们为图书馆和信息传播机构增加了精神食粮,你们智慧的结晶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更好的资源.中国现在不缺人才,缺的是可以整合人才的人中国不缺资源,缺乏的是对资源的整合.在这一方面,《建筑创作》体现了它的创意,有着非常好的资源整合能力,在有效的利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建筑创作》的“创新”更多的体现在将各方面的资源(政府、媒体、相关行业)整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另外,《建筑创作》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意识到建筑对大众的价值,并为之做出贡献,同时还具有相当强的文化自觉力,这让我十分的钦佩.

第一场:建筑媒体如何怎么写作“建筑中国60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2009年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面对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作为建筑媒体我们应该肩负怎样一种责任如何将我们的思考落在实际行动上,并为之拿出实际的成果与人们共享.主讲:建筑媒体如何怎么写作“建筑中国60年”(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

《建筑创作》杂志社为什么要策划这个主题活动自2007年元月借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我们与团等部委共同启动“建筑中国主题系列活动: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评选,该活动在业内外产生较好影响力.今天用“建筑中国”这个富有多层含义的词,为中国建筑界盘点60年的事件、人物、作品、图书、机构、评论等都将是极有价值的工作.2009年元月由《建筑创作》杂志社策划并由百余位建筑名家等撰文的《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及马国馨院士《建筑求索论》不仅是两部极有价值的精品图书,同时也从不同层面梳理了新中国60年的建筑设计历程.从马国馨院士的《建筑求索论》不仅能读到他思考改革的一系列文章,也能读到他写作于2004年的“众多家珍细数来”富于情感及历史真实感的文章,该文与其说盘点了新中国55年BIAD的作品.更讲述了作品背后的老一辈建筑师及工程师的努力与成就,它虽是以北京院为背景,但它反映出新中国城市建设及北京建筑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设计的一个缩影.《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不仅记录了中国建筑设计经历改革,更是一本记载“建筑中国60年”重要阶段转折、变迁,传奇、发展,成就的书.所以,今天首发的两本书从某种意义已经开始回答“建筑中国60年”这宏大主题.

“建筑中国60年”主题活动的含义与定位.作为研究型传媒机构《建筑创作》杂志社一直在践行对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作为的宣传和展示,现已经连续两年陆续推出《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年度版,但我始终认为建筑出版界德高望重的杨永生先生是我们的楷模,他早已用一种对中国建筑传承的责任感在默默地耕耘着.近十年来他推出了“建筑百家回忆”丛书多卷本后,又完成了《建筑五宗师》(2005)、《建筑史解码人》(2006)、《营造论》(2009)等有影响力的各类文体的著作.2008年10月7日我在《中国建设报》发表了“建筑中国六十年的历史该如何书写”一文后特向马国馨院士,杨总请教,他们均给了我们的策划更多的帮助.可见,盘点并总结建筑中国60年已是历史与全社会的使命.

我们之所以瞩目“建筑中国60年”的“盛宴”,是因为新中国60年来的建筑师,工程师走过了太不平凡的路,这其中不仅有建筑创作者的坎坷,更用作品及事件凝聚起几代中国建筑师的精神档案,这其中不仅有一座座城市建设的成就丰碑,更有一段苍凉悲喜的灵魂故事:我们能从建筑前辈及当代建筑人的慧眼中发现,即使在境遇最为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祖国建设的眷恋.所以,请如此多的建筑名家,媒体人到会绝不是仅为忆旧,而是为了传承和更好的发展.哲学家陈家琪说过“抵抗遗忘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下面就让我试着解读“建筑中国60年”作为建筑专业媒体应该做什么才算不遗忘历史:

第一,关于中国建筑60年的图书.在2008年4月13日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大会上我就曾表示,2009年的第二届评奖将展开新中国60年历史的图书评选.为此,本刊2008年12月1日在《建筑创作》第12期已发出评选通知,明确评选范围是1949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出版的各门类建筑图书(专业或非专业).其意义不仅仅是评选并推荐出让业内外瞩目阅读的建筑书,并从而普及建筑文化,更在于通过中国建筑图书60年的变迁,自然梳理出中国建筑60年的发展历程与思想之窗.纵观新中国60年优秀建筑图书出版,不能不提及中国第一、二代建筑学大师级人物的贡献,他们开拓了建筑学的诸多分支,如1956年版陈从周编著的《苏州园林》,1956年版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都属中国园林,民居等方面的开山之作:“”结束后,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首推的“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成为建筑院校师生认知西方建筑学的窗口,改革开放迄今,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建筑学力量在成长,国内生机蓬勃的建筑市场对建筑图书体现了刚性需求,但必须看到在每年不止数以千计建筑类图书涌现的当下,出版质量也令人担忧,所以图书甄别和鉴定已成为建筑业内外必须关注的大事,这或许也是要持续开展“中国建筑图书奖”评选的因素之一.所以,欢迎全国出版界参与,也希望得到各界的鼎力支持.

第二,关于中国建筑60年的人物.在《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一书中我们介绍了几十位中国第三代、第四代建筑师,他们不仅是学界的精英,也是改革求索的先锋,但如果推广开来我们应记忆的,要让业内外青年人并不知晓的,还有一大批自1949年以来先后从国内外建筑院校走来的设计前辈,正如马院士所言,仅北京院就不该忘记1950年代历史上的“八大总”,就不该忘记后来的“108”将.本人在盘点2009中国建筑设计界大事时,忽地翻阅到下面一些值得记忆的名字,他们虽已逝去,但在建筑学界的求真、传道,品质上确是今人的楷模.我以为,人,因之而活着的是思想,他们的魅力在于,不仅有对盛大“景观”的发现更有对深幽人性的一种砥砺.这些在新中国继续做出贡献建筑大家的名字及2009年度尤应纪念的原因是:朱启钤先生(1872~1964)逝世45周年暨创办中国营造学社缘起80周年;林徽因(1904~1955)、邵力工(1904~1991)诞辰105周年,刘致平(1909~1995)诞辰100周年,张搏(1911~1999)逝世10周年,莫宗江(1916~1999)逝世10周年;陈明达(1914~1997)诞辰95周年,洪青(1913~1979)逝世30周年等.面对新中国建筑60年的人物大系,上面的不少大师的名字不仅社会上生疏甚至业内的青年建筑师也许没听说过,我们已启动口述历史的方式,去追溯那人、那事,那段时光下留存的属于中国建筑的思想及作品,我以为他们点燃的灯光,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确有划破茫茫夜色之功效.

第三,关于中国建筑60年的事件.《建筑创作》杂志已于2009年1期始开辟“建筑中国60年”专栏,已刊出“中国建筑设计60年大事略记”系列文章,作为专业化及非专业化传媒机构,我想倡言的是,要多些实在,少些泡沫;我们不去寻找60年与建筑设计相关的最喜之事,最痛之事,最悲之事,最无端主事,最扑朔迷离主事,而要总结那些60年来最可引发思考之事,最能代表建筑界社会贡献力的事件,并从中汲取到今日的方向.《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一书第五部分的“事件年表”作了尝试,它旨在客观的记录,未作过多的揭示,它旨在向社会传播30年来建筑界的足迹,把它真实地摆在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大舞台上.著名建筑史学家、天津大学邹德侬教授曾指出“中国要开放,不开放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建筑要交流,没有交流的建筑是没有希望的建筑;建筑师要学习,不能辨别是非曲直的建筑师同样是没有希望的.”为此,我呼吁今天与会的媒体朋友能关心建筑,倾听建筑,并从中发现您们可报道,传播的新闻点,文化点,知识点,尽快跳出中国建筑报道=中国房地产商报道的怪圈.

第四,关于中国建筑设计60年的作品与理性.纵观中国建筑,无论是业内外人士,海内外人士都会发问,都会从直觉上做出判断和比较,中国建筑创作在理性是何种颜色新中国的建筑创作的前30年,先是“一边倒”学习前苏联,反对西方现代建筑运动,后来遭遇了“”便关闭了对外的所有通道:1978年迄今的后30年,不仅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大大加强,出现了盲目抄袭外国建筑的现象,而且建筑评论也愈缺乏亮点.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诸如1957年9月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出《首都建筑界展开大论战――华揽洪,陈占祥恶意攻击首都建设的种种评论――破产》之类的文章是具有那个极“左”年代的超越建筑本身的有害言论,造成了中国建筑的止步不前,那么,30年改革开放使新兴的建筑设计市场进入了,建筑理论的表面繁荣,反而鼓励了表面的抄袭,充斥人们视线的到处是“标志性建筑”与国际接轨的“符号”.有哲人说:神州多磨砺,明天会更好.我想我们该耐心体会这种心境,因为毕竟中国成功的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以中国建筑师为主的设计实力派完成了占绝对优势的奥运场馆设计,中国建筑界彰显的设计理念无论成熟与否已让世界建筑界开始重审中国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地位,无论怎样我们可以骄傲地说,21世纪初叶,中国建筑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自然,中国建筑创作的理念与学术的色彩就是斑斓多姿的,作为专业媒体,我们梳理60年征程,旨在找准评论的学术状态,旨在激浊扬清.旨在提醒传媒界人士应承担起不懈的使命.

“中国建筑60年”系列活动会一项项推出,也将会在2009年丰富建筑文化市场,充实着不同的理念;但从本质上讲,仅仅怀旧是不够的,回忆更需成为一种制度建设,无论是整个行业还是建筑师本身重要的是要从忆旧中有所触动,而不仅仅是抚摸历史,如果做到这些恰是我们策划“建筑中国六十年”系列活动的宗旨及全部目标.

评论嘉宾:建筑评论要深刻地进行下去(中元国际工程公司顾问总建筑师费麟)

今天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建筑与媒体相互支持从而将中国建筑推向世界.《建筑创作》杂志社是一个多元化、多产的创新型杂志社,每年围绕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不断地推出新的建筑书籍.在此我想提出几点希望.

人们对于建筑的关注越来越强烈,正说明了建筑发展60年的巨大成就.过去的建筑师是不敢发言的,最终导致沉默的状态,今天《建筑创作》为建筑师提供的交流平台,正是说明了建筑60年发展的巨大变化.建筑是大众的文化.人们对于所居住的空间非常的关心,同时对建筑也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很多业外人士不断的对建筑进行评论也都是很有道理的.可见业外人士对于建筑的关注与重视,所以希望建筑媒体可以创造一个建筑评论的平台,社会各界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发表意见与建议.我觉得《建筑创作》杂志随刊赠送的“建筑师茶座”非常有意义,其中刊登的内容中有许多犀利的观点.希望在今后,建筑评论可以更多、更深地进行下去.建筑行业内的刊物刊登的内容应该宽松一些,对于业内的热点问题应该更加深刻地探讨,希望媒体今后可以更多的反应业内外对当前建筑问题的实事求是的评论,比如住宅开发,就是很大的问题,对此类问题不应该回避,而是真实地报道.

对建筑传媒的思考与期待(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崔彤)

2008年是不凡的一年,对2009年大家都充满期待,时逢新中国60周年,在这个历史转折的重要时刻,大家对于过去、现在,将来都有很多的思考、猜想、构想与期待.“建筑师与建筑传媒新年论坛”我已经参加过几届了,它不仅仅诠释的是建筑师与建筑传媒之间的关系,其中还包含了建筑师,建筑传媒、大众传媒之间的互动关系.很多关于建筑的传播方式是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习不到的,比如前年参观过邵韦平的T3航站楼施工图的展览,就让我触动很大,希望是否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建筑行业举办施工图方面的培训和展览的学术活动,为建筑行业提供持久的、持续的职业培养,关于图纸媒介的新畅想方面,我希望可以出版更多的施工图方面的放大的细节的图纸,比如一些大师的设计手稿或者是奥运建筑的一些施工图,为建筑行业提供另一个学习的平台.

对建筑师而言,一方面是图纸语言,提供给施工单位去具体实施;一方面是文字语言,将创作的构思书写下来;一方面则是图片语言,与图纸语言有所不同,通过摄影对建筑进行记录,为推进建筑创作,建筑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后还有一种就是创作过程中的草图、渲染囤.除了“建筑师茶座”性质的论坛之外,还可以举办民众参与的论坛,让社会各界参与到建筑的评论中,从而提高社会大众的建筑素养.建筑传媒,大众传媒最重要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与建筑师之间的沟通,而应该侧重于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对于他们生活的城市,文化的关注与认知,应该更加的关注正在成长的一代以及可能主宰下一个时代的人群,比如少年儿童.曾经看到过几本小册子,是少年儿童建筑普及版的读本,让少年儿童认知中国建筑,作为一种养分培育他们的建筑素养.


《建筑创作》杂志社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传媒机构,而是一个学术型,研究型的传媒机构,它不仅怎么写作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而是从中辐射开来,为建筑师,社会大众怎么写作.影像型的传媒形式方面,我想还需要在座的各个媒体,共同为中国的建筑影像传媒作出贡献.

中国住房,城乡建设60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总编辑沈元勤)

《建筑创作》杂志社除了对新建筑的关注之外,对于传统建筑的记录也非常热心.对于中国建筑60年的纪念我们也是十分的关注,刚才金磊主编的发言我深受启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到今年刚好是55周年,2009年我们也在考虑对于中国建筑60年的梳理工作,去年年底下了一个通知,关于新中国成立60年的重点工程,我们出版社承接了:中国建筑60年、中国住房60年、中国城乡建设60年.这三本书已经写了很大一部分,对中国住房、城乡建设60年的回顾,其中包括取得的成就,人物的出现以及对建筑的一些反思,希望为中国住房,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旅游与建筑(《写真地理》主编王海波)

建筑承载着国家精神,杂志则是国家软实力的表现.建筑与杂志根本的结合点就是中国式的表达.建筑不是一种记录,而是一种超越记录的形式.杂志应该是与其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因此这种结合点应该还是一种时代的表达.每一个发展演变的微小细节都很有可能折射出这个时代的某一宏大的方面.这也是我对建筑的理解.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点,建筑与杂志都是创意产业,

在旅游中,建筑占很大的比例.每一个国家的旅游宣传都与建筑密不可分,主要原因是建筑的功能性,居住酒店、参观路线中建筑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建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中国每年都有超过5000万人走出去,大家将来对于建筑的认识、建筑文化的需求一定是越来越深入,旅游品质也随之不断提高.目前建筑师,建筑媒体对于大众的需求越来越关注,让社会大众更多地了解建筑师的工作,对于拉近建筑师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距离很有益,《写真地理》等旅游杂志也可以做一些事情,旅游类杂志从事的是大众化的普及性工作,辐射,涵盖面极其丰富,我们希望通过一些细节性的文字,图片将专业的知识普及给社会大众.

第二场:建筑师对媒体的期望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壮大,出版社,杂志媒体,网站对这一行业的关注度日益增高,宣传报道的深度、广度也各有不同,作为执业建筑师如何看待媒体对建筑行业的宣传尤其对总结建筑设计60年的人和事有何期望有何建议

主讲:建筑师对媒体的思考(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

改革开放30年给建筑界带来了今天的繁荣,对于建筑媒体的重视,也正是对于建筑行业的重视.近20年来,杂志的种类是成级数增长的,种类之多让建筑师应接不暇.媒体的无所不在,让建筑师不知不觉地得了媒体依赖症,有了好的作品就希望在媒体上刊登一下,似乎作品没有在杂志上刊登过就不够分量,文章不在杂志上刊登不够争鸣,离开了媒体就失去了话语权,这种依赖现在已经慢慢发展到电视节目、网络等.在依赖中,问题就出现了.建筑师如何依赖媒体这种依赖到最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因此,很多时候建筑师其实很怕媒体,对于建筑师而言,成是媒体,败也是媒体,那么谨小慎微的状态也就随之出现,涉及到建筑师灵魂深处,创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在执业建筑师中有一条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作为执业建筑师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创作是作品之外还代表着社会.但是究竟建筑师所表达的思想与媒体所表达的是否一致,很多时候存在着很大偏差,因此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还原性表达对媒体而言非常关键.

建筑出版物作为建筑行业内部的刊物更多的代表内部的话语权,从这一角度看与大众媒体又存在很大的不同.当然,提高全社会的建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建筑专业媒体本身的责任也非常重大,正是因为代表着建筑专业内部的话语权,那么就代表着建筑专业内部主流的价值取向.正是代表着主流的价值取向,那么与其它媒体相比对建筑师的建筑创作具有更多的影响作用.

另外,在建筑类出版物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图像系统,这与目前媒体水平的提高也是密不可分的.很多媒体都有非常出色的摄影师,他们代表着一种建筑的表达.大家必须承认,建筑如果想要被社会认可,甚至是去评优,都与这种建筑表达分不开,所以建筑摄影变成了建筑师的第二张嘴,为读者去表达建筑的创作思想.数字化的普及带来了照片的效果与现实的差异,因此建筑的真实表达是建筑师与媒体之间的契合.庞大的图像系统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了读图的时代,越来越少的去进行文字性的阅读.读图时代带来的新问题,是媒体与建筑师需要沟通,当然也牵扯到了建筑教育问题,在学校里,在大学三年级以前是不是能用计算机画图是不是有必要去规定这样的原则手绘的培养应该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

总之,媒体给建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建筑师需要深刻思考建筑表达方式、与媒体的沟通以及宣传等方面问题,建筑师与媒体之间的促进与启发对于建筑创作而言非常重要.事实上,建筑师的建筑创作不能不去考虑公众影响,建筑创作并不是简单的作品问题,还是一个社会产品,那么其中就包含包装,表达,宣传的问题.同时,建筑师也希望媒体可以为建筑师提出一点意见和建议.

评论嘉宾:

旧话重提与新思考(资深建筑学编审杨永生)

旧话重提.首先谈谈评选问题,前年我在报上提到过,有人说现在的建筑设计实在是不得体,实在是不知道建筑专家是怎么评选出来的,方案的选择,决定权往往是在业主,专家往往是招牌摆设,只能起到参谋,顾问作用,有时选定的并不是专家所推荐的,如果有机会让专家们谈谈他们的苦衷,人们也就不会埋怨建筑专家了.去年《建筑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建筑方案评审中的猫腻儿”,小标题分别为造价飙升成为惯例,专家意见成摆设,暗箱操作见怪不怪,洋设计优先.

其次谈谈差距问题,前年2月在《中国建设报》上写了一篇随笔,提到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各方面都不那么先进,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差距,就拿建筑来说,往往人们看到的是表面的差距,其实那并不是差距,而是差异.实际上世界上是不存在“欧陆式”建筑的,而是老土们杜撰出来的.奇形怪状的、标新立异的建筑随处可见,愈演愈烈,首都效应不可忽视,北京几大建筑什么样,不用多久各省市就会开始纷纷效仿.

新思考.在今年,《建筑创作》杂志社要做两件大事,一件是评选建筑60年优秀图书,一件是出版一套建筑60年丛书这两件大事都是具有全国以及历史意义的,希望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及行业各院能全力支持,我认为60年可以分为两部分,前30年和后30年,希望总结要实事求是,不应厚此薄彼,前30年并不是一无是处,有经验也有教训,后30年也不是万无一失,有新经验也有新教训.

社会责任与建筑文化普及责任(《中国建设报》评论部主任王宝林)

改革开放30年建筑师应该承担起两种责任,一是影响社会的责任,改革开放30年城市建筑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大众眼中建筑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千城一面”,“欧陆风”,建筑师也有许多的无奈.建筑师影响社会的责任也包括对开发商、城市领导者的影响,在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建筑师有机会与开发商、城市领导者直接对话.”欧陆风”类建筑的出现,根本上是社会思潮在建筑上的真实反映,出现的直接原因也是由于开发商的要求,城市的“千城一面”现象也正是反映了城市领导者的政绩意识.二是建筑师应该承担起普及建筑文化的责任.社会大众对于建筑文化的渴求也是越来越强烈,此时建筑师应该多写一些普及性的文章,为建筑文化的普及做出一点贡献,以上的两种责任,我认为是当前以及未来建筑师的重要任务.

建筑评论与建筑传播(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室主任祁斌)

建筑师与社会大众之间存在着一道墙,建筑师希望跨越让大家了解这个行业,圈外的人希望更直接,更好的了解建筑.建筑师往往发现大众的想法,需求与建筑师的思考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有时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却得不到大众的认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的作品需要两个关键的因素,一是好的种子,即好的设计,二是好的土壤,即好的大众、业主、决策者.建筑师与非专业媒体的良性沟通的确可以使建筑行业向这更加好的方向发展,当然不仅在中国存在这种问题,比如日本也同样,建筑师认为自己与社会大众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去交流,沟通,这也就是建筑行业共性问题的体现.

中国目前的情况,尤其是2008年以后,建筑师已经走进了公众的视野,此时传媒的作用也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在信息不对称的领域中起到了正确的疏导作用.去年曾经见到一个德国建筑专业杂志的主编,给我很大的启发,今天在座是两类媒体,建筑专业媒体与大众媒体,当时我问他工作量是不是非常的大他说没有,他的杂志只是占他的杂志社工作的四分之一,他们的杂志主要有四项工作杂志、展览、评论、评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评论基本上都不是由建筑师自己写的,绝大部分的稿件都是编辑站在第三者的位置去评论,或者邀请专业的大学教授进行评论,因此每一期杂志绝大部分的工作实际上是由评论家完成的,是由评论家评述建筑,而不是建筑师自己介绍建筑.我们目前绝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建筑师自己介绍作品,只要好的方面没有坏的方面,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其实就存在一些误导.于是导致对于建筑师自我要求方面实际上缺少公共范围的制约,作品无论好与坏,我自己写篇文章,刊登在杂志上面就算是结束了.公众的质疑、评论,监督实际上对于建筑师设计的出发点都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此建议《建筑创作》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增加一些建筑评论方面的内容,从而提升整个建筑环境、质量.

建筑如何大众化(《北京青年报》记者吕行)

建筑是一种空间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建筑行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中国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如何让专业化的建筑与社会大众相结合,如何让大众了解建筑并提高对建筑的审美趣味,如何让市场,商业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社会大众对于建筑的审视过于直白,原因就是对于建筑知之甚少,此时大众媒体承担起了向社会大众宣传建筑的美与理念,同时我也希望建筑师敢于面对大众媒体,敢于说出自己的理念与想法.当然,建筑术语与大众理解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这就需要一些专业人才的引进,建筑专业人员是不是可以在创作之余多写一些建筑评论.

建筑大众化是一种非常好的趋势,但是建筑如何大众化目前,建筑的社会参与度非常的低,建筑师最初的构想与设计,社会大众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无法参与建筑的整个建设过程,当建筑落成后,是好是坏,已经无法改变了,除了对今后起到借鉴作用之外,没有别的意义了.如何让社会大众积极的参与到整个建设过程中,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大众媒体作为建筑界与社会大众的沟通平台,不仅需要向社会大众宣传建筑文化知识,也需要社会大众对建筑进行监督,涉及到的是综合性的层面,不仅是设计理念,作品背后的故事,建筑师的成长,还涉及到法律、制度建设,建筑师的培养,有很多方面需要社会媒体进行监督、参与并提出自己意见.只有大众媒体参与到建筑的监督中,建筑界才会获得一个良好的、健康发展环境,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建筑师与建筑作品产生.

第三场:建筑文化在大众领域的传播

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大众对建筑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随着建筑行业市场化不断深入,也促进了建筑传媒的发展与壮大.建筑传媒应去掉浮躁,发挥各自的特长,脚踏实地的为社会,为读者奉献出内容丰富、品种齐全的精神大餐,为弘扬优秀建筑文化,宣传建筑从业者的奋斗与努力而讴歌.

主讲:大众媒体对建筑文化素材的渴求(凤凰卫视《鲁豫有约》制片人曹志雄)

我本人对建筑传播非常的感兴趣,也参与过一些相关的工作,今天想结合一些自己媒体的经历谈谈大众传媒视野中建筑文化的传播.我们一直从两个角度提取素材,一是当前发生的事情,二是历史回顾,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后者目前做的工作比较多.对于前者而言,应该没有任何一个时间像2008年一样让我对建筑涌起如此高的热情当然也有很多的缺憾,凤凰卫视制作的《北京奥运建筑记忆》,我担任的是配音的角色,正因为这样的参与我才更深刻的了解奥运建筑,我为其中很多工程以及其背后的故事所感动,因为我看到那一栋栋冰冷的建筑背后那些建设者的付出.可能专业媒体更加关注的是建筑评论,而像我们这样的媒体,更加关注的是建筑背后的故事,文化,人生等,我认为建筑本身就有生命,建筑师如母亲一样孕育建筑,曾经我用一个词来形容建筑――触目惊心,无论你是否认可,它已经成为事实了,而它能不能震撼读者的内心,就要看其自身的力量以及魅力了.

凤凰卫视在2008年上半年上了一个节目叫“瞩目天下”,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商业诉求很高的节目,但是从我现在拿到的收视数据看,在凤凰卫视中文台的57个节目中,每周的排名一直位居前10名,节目的内容是“摩天大楼里隐藏的秘密”,“北京蜕变:胡同四合院曾经美的一塌糊涂”、“建筑学的社会使命:生存与生态的新突围”.在“建筑学的社会使命:生存与生态的新突围”中,讲述的是目前全球有七分之一的人缺房,有的住在贫民区,有的是租房,甚至有的是在流浪.30年后这个比例将变成三分之一,如何让人类从建筑体系与土地关系之间寻求生存之道,瞩目天下我们继续寻求生存与生态之间新的突围.理论上说这是一个非常高端的话题,但是仍然取得了如此高的收视率,这对我们而言是一种启示,也就是大众媒体非常需要有这样的素材和内容,但是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真的是不懂,我非常渴望寻求好的、值得推敲的内容,符合凤凰卫视推广的观众群的需求.

在专业领域中,会对我们有些担忧,担心表达错误,或者出现混乱的情况,但是对于我们而言,真的是非常想要去表达建筑,建筑文化以及建筑背后所有的故事,因为它就是这样触目惊心地存在于我们身边.今天这个研讨会非常的好,让大家彼此可以听得到彼此的声音与诉求.电视媒体大部分的专题片,记录片甚至人物访谈类节目,与建筑密切发生联系的可能性空间都是非常大的.

评论嘉宾:

关于建筑评论(《南方都市报》记者赵磊)

《南方都市报》从2006年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希望能够进入建筑领域,曾经尝试过开设一个建筑评论的栏目,当时找到广州的专业人士写一些文章,仅占二分之一版面,坚持到今天已经快三年了,个人觉得不是太满意,因为建筑师之间不会出现互相批评,质疑的现象,经常是希望拿出一个问题大家进行探讨,但是到了最后拿到的都是一片赞歌.我认为一个没有批评精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评论,甚至没有实际价值可言,另外,约稿非常困难.让我觉得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还有一些建筑师,在平日聊天的时候,发觉有很多的观点与想法,但是当变成书面语言的时候,完全看不到谈话过程中的思维光芒.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建筑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文章成功的关键,最终形成了观点上的一致.

在2007年底,我们举办了“中国建筑思想论坛”,邀请了14位建筑师参加,主题是实验建筑的实验与反思,自此以后我对建筑界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南方都市报》在8年前就有了“华语文学传媒奖”、“华语电影传媒奖”、“华语音乐传媒奖”,我当时就想在建筑界做这一个评奖.经过2008年一年的准备,10月开始启动这个项目,在当下的社会人们更多需要的是反思,回头看看曾经走过的路,建筑师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希望通过建筑师公民意识的觉醒,民众对于建筑认识的不断加深,能够让建筑师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南方都市报》作为大众传媒,面对的是社会大众,希望联合建筑专业杂志,进行沟通与互动,实现建筑师,建筑媒体、大众媒体共同发展.

建筑文化大众化(天津大学出版社社长杨欢)

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社会大众对于建筑的关注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一直希望将建筑文化大众化,从建筑师到建筑传媒,再由建筑传媒到社会大众,信息在层层衰减,原因在于建筑传媒无法自身突破,关于如何将建筑文化推广、普及我们缺乏更好的办法,我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手段让大众接触建筑行业的工作.但大众传媒则不同,他们一直在紧密接触社会大众,所以如何可以将建筑师,建筑传媒,大众传媒几方面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例如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中国的历史文化普通大众知之甚少,抛开诸多的评论不谈,它确实起到了普及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作用.对建筑文化的普及与推广也需要这样的一个平台,通过一些策划进行运作.建筑文化毕竟是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瑰宝,它所承载的传承作用也是历史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文化的大众化普及工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是建筑师的责任,归根到底最了解建筑的历史与文化的人是建筑师,因此这是建筑界的责任,将最难的.最精辟的,最深刻的、最不容易被大众理解的部分变成大众的语言,让社会大众接受.其次是建筑媒体与大众传媒结合在一起,进行一系列的推广,宣传工作.

大众需求与媒体生存环境(《》传媒集团董事长杜务)

刚才凤凰卫视,《南方都市报》都谈到了一些他们关于建筑大众化的工作经验,大家现在对于建筑大众化的思考是源于社会大众的需求.建筑实际上已经跳出了大家普遍意义上对它的理解,其中的文化与艺术的成分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任何一个媒体想要商业化生存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目前仅仅是感觉到了大众的需求但是大众媒体出现的困惑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去书写,为什么建筑师不会去写是因为目前中国没有这类需求,因为建筑作品并不是由大众评价的,建筑师没有书写的与原动力,所以想要产生大量建筑评论作品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如果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目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寻找需求的本源,只有大众的需求,只有媒体身处于创作生存环境之中,才可能出现更好的发展,而原创队伍的需求现在还不太强烈,这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探索和培育的过程,也需要建筑媒体,大众媒体坚持长时间的对大众需求的不断摸索.

体验生活,体验建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6A6工作室主任王小工)

走过辉煌的2008年,作为一线建筑师非常羡慕同行可以有机会设计明星建筑,我们可能平时更多的设计是一些背景建筑.中国建筑在经过一个辉煌期之后,建筑师从专业角度讲能为城市发展做些什么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如果下一次外国人来到中国,难道还要看“鸟巢”吗我们的国民来到北京,难道还继续感受“鸟巢”或“水立方”吗未来城市的发展应该进入高速发展之后的沉淀阶段,这种沉淀是将东方文化的典雅和大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相结合,建筑师应该在这一契合点上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领悟、感受大众媒体传递给我们的需求信息,建筑文化的大众化并不仅是建筑师一个行业的问题,大众媒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监督、推动的作用.

在大众媒体上介绍的主要有两类建筑,一类是明星建筑,另一类是支撑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建筑:大量的学校、办公楼,医院等.作为大众传媒,应该思考作为建筑师、建筑媒体与社会大众沟通的平台应该向社会大众传达一些什么当然可以关注明星建筑,但是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更多的关注背景建筑,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表达方式,让社会大众接受.

不管是建筑专业媒体,还是大众媒体,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结果往回推导,刚才很多同行、前辈谈到了建筑背后的故事,作为建筑师每一个人都可以谈出很多建筑作品背后的故事,将结果和过程提供给媒体,在他们共同搭建的平台上进行传播.以学校建筑设计为例,过去我们评价一所学校的时候,更多的是谈到校舍是多么的漂亮,多么的先进,但是我们在做学校建筑设计时的关注点除了规范、建筑形式之外,更多关注的是教育家们如何运用他们的思想去教育孩子.谈及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课程设计那么简单的问题,更多的是老师在孩子身上花费的心血与努力.如果将这些方面作为大众传媒传播学校建筑的关键点,我想将会非常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在关注建筑问题,而是自己孩子的未来.推而广之,将建筑的设计过程与结果深入挖掘,对于社会大众的接受是非常有意义的.

多年以前我读过一本书叫《体验建筑》,刚才王海波主编提出的在游走中体验建筑,不仅仅是社会大众的希望,也是建筑师的奢望.有的放矢的建筑平台关系,是拉动建筑师与社会大众之间关系的关键,而其中最关键的原则是体验生活.

结束语:

2008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不平静的一年.

悲怆与温暖共生,光荣与梦想同在.

中国建筑师们的身影也同样出现在人们熟悉的地方,并为之努力与付出.2009已至,新中国将迎来它60岁的生日,社会发展将受到更严峻的考验与冲击,神州大地将谱写出新的乐章.作为媒体人,无论是大众或是小众,为之纪录、宣传、表现、传播、都将是我们的职责、更是社会、历史赋与我们的使命.

本届年会论坛不仅回顾了2008年建筑传媒业界的热点及话题,更开启了总结“中国建筑60年”系列活动的序幕,它将事件、人物、图书、评论以及建筑师的作用充分地向社会展示,这是国内第一次小众与大众媒体共同倾力就中国建筑与文化传播的盛会.《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倡言,关于“建筑中国60年”的一系列活动将从2009年元月至2009年全年分阶段陆续推出.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