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SWOT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674 浏览:94500

摘 要: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学生自身、学校、政府、社会四个角度提出一些有效可行的措施,力图找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正确途径,使贫困大学生走上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

关 键 词: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4-0148-01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2011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6.9%.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660万,加上“三支一扶”大学生今年怎么写作期满等待再就业的人数,就业总人数创历史新高.而作为就业另一端的社会岗位需求却没有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大幅增加,供求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在此现状下,高校贫困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尤为明显.2011年全国高校贫困生总数高达6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至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0%左右,他们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做好这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更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

2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

(1)吃苦耐劳.

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受成长环境、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教育等影响,贫困生大都能够吃苦耐劳,不拈轻怕重,能够脚踏实地、本本分分地做事情.

(2)就业强烈.

贫困生家庭的压力以及个人想摆脱贫困命运的愿望使得长期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他们往往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就业愿望.因此他们更积极主动,创造机会、抓住机遇.

2.2劣势分析

(1)综合素质欠佳.

综合素质过低是贫困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贫困,贫困学生往往兴趣爱好狭窄,缺乏特长,自我封闭,同时又自尊、敏感、忧郁,心理负担过重,心理素质不过硬;由于贫困,他们无法及时购置需要的参考书籍、复习资料,甚至有人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打工或勤工俭学,学习时间不充足,无暇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导致学习成绩差,综合水平低;由于贫困,他们尽量节约开支,降低伙食标准,从而致使营养不良,身体素质较差.

(2)心理压力大,就业期望高.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学生相比存在着较明显的问题.高校大学生普遍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以及敌对等消极情绪.而贫困学生心理异常比例更高.面对经济贫困、生活困难的现实,他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和勇气信心,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更为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高校贫困毕业生大多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这些贫困生大多生活在贫困的家庭中,家庭的困苦,生活的艰辛,亲人的期盼,使他们从小就希望将来通过自己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来改变家庭的困境,因此他们在大学毕业后求职期望值比一般大学生要高.

2.3机会分析

(1)敬业精神等优点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高校贫困生从低年级开始,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工作部门的同志就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绝大多数贫困生在勤工助学岗位得到锻炼,使他们比其他同学更具备吃苦耐劳、珍惜工作岗位的优秀品质,而这些品质正是企业招收新员工最看重的方面之一,大部分企业对两位同等条件下的毕业生进行比较时,最后选择的往往是家庭贫困的那位毕业生.

(2)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给予特殊照顾.

绝大多数的高校都非常重视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认真做好对他们的就业援助工作.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优先向贫困生提供招聘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努力使他们早日就业.此外,还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就业追踪调查和心理辅导,使他们能顺利地度过关键的试用期.

(3)国家重视此类学生的就业问题.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生作为高校的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和现实困难,从2006年开始,中组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坚持“以人为本”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做好贫困生的就业工作.

2.4威胁分析

(1)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生的人数迅猛增长.2012年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0多万人,比上年增加40多万人.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在校生2000多万人,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人,增长7.22%;毕业生500多万人,比去年增加60多万人,增加14.33%.根据教育部的资料预测,201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万.这既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而在愈加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2)竞争机会的不平等.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在不断改革,但在平等竞争的就业机制还没有健全的今天,学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仍会对其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客观上造成了竞争机会的不平等,使得那些经济基础较差、社会关系薄弱、个人素质也不顶尖的贫困生只能望“门”兴叹,进而产生迷茫无助的心理,无法摆正心态,摆脱困境.

3提高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3.1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理与就业期望值贫困大学生要建立科学的择业就业观,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别,妥善处理好个人与家庭、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要树立积极务实的择业观,避免随意攀比、盲目跟风,逃避现实甚至听天由命的不成熟的就业观念.要客观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评估自己,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3.2培养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求职择业能力

贫困大学生要把握主动权,从平时做起,积极努力培养和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与综合素质,刻苦锻炼,全面发展,实现自身德、智、美、体、劳的全面发展,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用人要求.为此贫困生应该做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注重自身能力培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不断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3.3树立创业意识,尝试走创业之路

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开拓进取,走上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的另外一条途径.贫困大学生要努力激发自己的创业兴趣和动机,要有敢于开创的勇气,克服依赖心理和胆怯心理,勇敢地接受创业的挑战.培养自己的创业理想,储备丰富的创业知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广泛积累人脉,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3.4高校应注重培养贫困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校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应注重这一现象,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培养贫困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组织工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爱好与特长等.为此高校应该:第一,实现由“资金式”资助到“能力式”资助,由“输血式”资助到“造血式”资助的转变.为高校贫困生提供信息与提高怎么写作,帮助他们发展生存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让高校贫困生通过自身能力的提升去创造财富,解决贫困问题.第二,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到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实践教学的转换.提高学生培养各种能力的积极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冒险精神.


3.5鼓励贫困生去基层就业

各级地方政府要为高校贫困毕业生开启就业“绿色通道”.通过激励、补偿等政策来鼓励贫困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和基层工作.比如通过提高贫困毕业生工资,提供高额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提供给他们进一步深造及发展机会,许诺工作期满后可自由流动,对积极吸纳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的单位给予税收减免优惠、荣誉表彰等激励性措施等,吸引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到西部、农村和基层等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就业,促进贫困大学生早日实现就业.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