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早期教育筑中华文化永续之根基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181 浏览:144202

我们如今已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已是毋庸置疑的历史现实.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在全国人民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背景下,一股“国学热”正在全国悄然兴起.不仅知识界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中小学乃至幼儿园也在探索培养青少年国学修养的教育新路径.石家庄弘贤婴幼园在开展国学教育方面的诸多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启发意义.


首先,从小抓好国学教育,是维系中华文化永续的根本之道.我们常说自己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何保障“自立于”而不是“消融于”世界民族之林呢?最重要的就是维持独特的民族性,或者我们常说的“中国特色”.唯有一个有特色的民族,其有个性的文化才能为人类文化继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才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价值,也才能真正受到世界诸民族的尊重.要达成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目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一条必由之路.我们若期望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深刻地浸染下一代的人格,全面且深刻地影响其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那就必须从小打牢其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弘贤婴幼园从小教孩子们诵读中华经典,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他们的教育探索已经初步获得成功,受到家长、孩子和社会有关方面的肯定和欢迎.这启发我们:自幼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确是一条可行之路.

其二,诵读中华童蒙经典,不仅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在耳濡目染之间对孩子们的德行养成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从我们在弘贤婴幼园中的实地观察,以及家长们对孩子成长的记录来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确在培养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明显起到了有效的积极作用.童蒙经典中的道德典故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们,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认同和养成了中华传统道德.这样的教育,改变了当前德育工作的颓势,不仅可以为孩子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可据以安身立命的道德根基,而且也可以为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牢固的精神基础.

其三,言行并举、行而后知、寓教于生活之中,是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能够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弘贤婴幼园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设计了一套有效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他们虽然要求孩子们诵读中华童蒙经典,但并不要求孩子识字,也不要求孩子能解释经典中的内容,而是采取生活化、场景化、戏剧化、案例化的形式,紧密结合孩子们自己的生活,通过老师和孩子们的表演,以及孩子们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具体言行,在行动中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在践行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他们不仅教孩子中华传统文化,还对家长开展了有效的中华传统文化培训,并得到了家长们主动积极的支持,使孩子们在幼儿园和家庭的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时刻浸染着中华传统文化.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改良孩子们个人的德行,而且也可以逐渐地改良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复杂的工作,有些方面稍不留神也极易出现问题.从弘贤婴幼园的教育实践来看,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我们特别予以关注:

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应仅限于儒家文化,而应包括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所有最有价值的部分.唯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才能永久维持我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

二是传承过程中要注意甄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特别要注意区别儒家和儒教,尤其要注意剔除儒教中那些压制人的个性的思想,防止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要让我们的孩子们知道,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有些需要继续尊重和遵循,有些则仅需尊重而不必遵循.

三是要处理好不忘过去和面向未来的关系,要时刻记住我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继往旨在开来.提高下一代的民族传统文化修养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真正目的,是要促进和提升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教育,是我中华文化永续的根基;创新,才是我中华文化永葆活力的根本.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

责编/王志远 美编/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