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类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教与学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78 浏览:22178

【内容摘 要】我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综合类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与艺术类院校的设计专业相比起步较晚.文章针对目前综合类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教学机制、学生、教师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综合类大学内建立与独立艺术类院校不同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系.

【关 键 词】设计教育综合类大学

一、机制方面

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必须紧跟现代经济的发展.综合类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不能总跟在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后面跑,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否为良性,不在于院校中设立什么样的专业、什么样的课程和向学生传授什么样的技能,而在于设计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的先进性,是否可以引导设计潮流并对我国当代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对于艺术设计这个实用美术学科来说,在综合性院校培养优秀的设计师是完全可行的.

企业的设计活动是产品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的设计教育,社会也希望其能够像企业的生产活动一样迅速产生效果.但从社会历史学角度来看,大学的目的如果只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不够的.大学课程中有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两者的融合才能形成大学教育的价值.高素质人才的人文修养主要也是通过学习人文学科来培养.在大学的设计教育中,人文学科是必要的素质教育环节.因为设计能够影响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也是人类活动与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现状是,大学里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一般都分开开设,基本的通识课程很难反映在专业课程里.在艺术设计的整个环节中,始终需要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课程结构应趋向综合化,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统筹考虑,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在设计教育中,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产品生产及相关设计制作基本知识和造型的综合能力.大学的设计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只把设计作品能够卖掉的人,而是要培养将设计作为产业技术核心,毕业后可以为我国甚至国际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综合性院校招生考试时,不仅要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还要对其文化修养、对设计的爱好程度加以了解,作为其入学考试的必要条件.要严格控制招生人数,音乐类专业“一对一”辅导教学效果明显,艺术设计类同样不能搞大班制教育,一个班一般不超过15人为宜.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人数的控制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效率.

二、学生方面

大学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能力主要包括造型能力与构想能力.设计的造型能力是指通过材料、技术条件来归纳形态的能力;构想能力是指分析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设计出各种能满足社会不同层次需求的能力.设计专业教育方式会因设计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没有知识和经验作为设计的基础,设计师将很难定位设计.所以,为了让学生在各个领域中都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必须使其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怎样设定设计中的问题、怎样获得有关设计的知识和资料、图像设计如何构架等.大学设计教育课程结构在不同年级对设计方法的理解也有区分.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主要学习造型表现;三、四年级学生主要培养设计构想力.造型能力是创造形态的能力,包括头脑中想象的能力和将想象传达出去的能力.掌握材料的知识、了解材料特性后会发现造型的条件也会有所不同.在实际的设计中,由于形态是基于各种条件下被创造而出的,所以,在学习造型能力阶段还要训练灵活的思考方式和变通能力.通过文字、图片来记述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和表现图案或立体模型的视觉表现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掌握记述能力和图像表现能力后才能用具体的形态来设计造型.构想力是解决设计中发现问题、寻找灵感并将其形成图像形态的能力.这要求设计师掌握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观察生活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利用设计师的视角去解决消费者和消费环境之间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构想力是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设计的方式来解决的创意能力和技术材料及设计系统有关的具体知识获取能力的综合.

业内曾讨论设计专业学生如何成为设计大师的问题.笔者认为,综合性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成为全面的设计师更为现实.加强其理论水平的培养,可以使其选择不同的设计工作,就业相对也比较宽泛.在课程中要大量增加设计史、美学批评、传媒学等艺术人文课程,此外还要安排一些本校的特色课程,从而让学生融入跨学科设计的氛围中.在平时的作业中也要多以论文写作形式来分析设计作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教师方面

设计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教师在设计各专业领域中的教育教学研究要追求特色,明确专业教育方向和范围,准确明晰地向学生传达对设计教育的见解.当然同时也要全身心投入设计研究活动.其次,需经常对如何提高教育效率的教育技术和方法进行论证.学校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最终会影响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所以,在设计领域不断扩大的同时,应该研究怎样在有限的时间使多数学生能掌握设计的各种知识、技能表现力及电脑操作能力.再次,在学生面前,教师要经常对作品发表评价及观点.设计教育不是有关自然科学领域的真理教育,设计基本是以满足社会各种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为目的,其解决方法不会只有一种,所以要考虑实际运用中面临的问题.这主要通过捕捉对象的方法、设计的观点、设定条件的方法等来探索问题解决的方向.最后,教师要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教师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参与研究效果会更好.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研究课题是大学教育中常见的教学形式.学校具备适合教师带领学生做学术研究的研究室、实验室等硬件条件,让教师能安心从事设计研究工作.

结语

设计的过程是将“白日做梦”变成“梦想成真”.用新的视点重新审视环境,该舍弃的舍弃,该添加的添加,生成新的空间和形态,依此循环下去,这才是设计的使命.遵从自然的规律,将物理的代谢与精神的传承融为一体,诞生出新的设计.设计是一种永不结束的游戏,新的设计形式总是生存在社会活动中.

从设计专业长远的发展来看,社会发展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客观要求是输送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无论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理论修养及其知识结构的合理搭建,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如何积极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资源,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有效的策略调整和资源整合,是综合性大学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当务之急.国内大学艺术设计专业间的差别也同样需要根据国情、省情、地域、市场等诸要素有意识地加以区别.院校办学特色应在办学实践中强化教育思想意识,只有院校间设计教育思想拉开距离、各具特色,多元化的设计艺术教育格局才能形成.

(注:本文为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会2010年资助项目)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学系

(责任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