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综合素质综述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878 浏览:116420

摘 要:“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缺失给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造成相当大的挑战,分析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排解大学生困惑,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当下学术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广泛,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很大帮助.

关 键 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挑战.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界定与范围

199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大会文件指出:“高等教育首要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动员全党全社会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明确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怎么写作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全面发展,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1.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由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三部分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素质2.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分析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总的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总体概况——从总体上论述大学生综合素质面对的问题及思考;具体分析——从某一方面描写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挑战,探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方法.

1、总体论述,研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彭美云(2004)通过调查问卷从更深层次地去了解我国的大学生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将如何面对学习、择业的压力,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较为明显的特点以及较为普遍的问题等等,得出以下结论:上大学目的表现出很强自我性、倡导诚信已被越来越多大学生所接受、男女大学生表现在综合素质上的某些性别差异已明显退化、父母的关爱对大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大学生们参与课外科研或发明、创新、创业等活动情况目前还处于十分薄弱阶段、大学生们去适应当前“机遇与挑战共存局面”的心理准备还远远不够.李善兴、董丁戈(2002)从大学生理想信念、政治追求、道德情操、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人格修养、文化理念等方面做了认真的分析与思考,认为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引起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在这方面大学生们表现出个性化、现实化、趋利化的特点,网络文化的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和冲击,道德修养与道德水准发展的不均衡,心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梁顺福(2000)指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强调两点:一要教育学生爱国奉献,二要教育学生创新进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实现以“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到深刻转变.陈庆国、张莹(2011)提到以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为主要理论指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我认知智能,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心理疏导,人际关系智能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音乐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指导大学生艺术修养培养.

2、就具体而言,有明确的指向对象,往往从具体方面探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有较强的实用性.

(1)创新意识薄弱.陆顺寿、曹其新(2009)指出如今的大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聪明,但是,有些学生缺乏探究问题的兴趣意识,包括富有创意的想象力,缺乏创新的乐趣和主动性,视野比较狭窄,更主要的是缺少实践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不高.刘丰林(2012)也谈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实践的磨砺、创新的培养等较为薄弱.陈伟(2002)面对大学生缺乏创造性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探讨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模式,提出了在专业课教学和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体现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及对策.

(2)通过教学研究与改革,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卢铁光(2002)认为利用课程体系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本科阶段前三年的课程学习对于知识结构的优化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课程体系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影响和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效果的因素.刘长青(2007)指出第二课堂的性质、优势以及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等展开论述,强调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综合能力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设第二课堂的指导原则.王瑛(2008)指出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改革,显然不够,必须打破封闭的平面单向传递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拓展教学空间,形成推动育人全过程良性循环的新教学模式.刘宏达(2011)认为实验课、课程实习、专业实训、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从社会化角度看,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从素质形成的规律来看,在培养大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内化—外化—内化(调节)”转化的过程.

(3)就业背景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李海燕(2006)认为以素质拓展教育为实践途径,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陈中平(2010)指出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它是支撑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把握主动权,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张必涛(2004)谈到社会职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创新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人才市场竞争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体指出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应该从八个方面进行:即提高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要性的认识,课程设置体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围绕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改进课堂教育,实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三个结合,将心理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正式教育计划,重视市场经济知识类公共课程建设,提高文化课比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优势加强社会实践环节.(4)人文素质不高.王晓勇(2009)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文明素质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从他律到自律,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新途径.周东群(2005)指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学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片面教育,克服单纯的“功利主义”、“职业至上”等片面思想.宣裕方(2006)谈到大学生基础文明修养缺乏,我行我素流行,文明礼仪涵养贫瘠,个人修养差,老师面前俯首甘从,同学面前心口不一,公共意识较强,实际行动颇少,慎独意识薄弱,侥幸心理普遍等.通过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自律心理机制,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张英(2009)认为开展大学生目标教育必将为学生树立理想,规划人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分别从内容、实现机制、保障措施三方面来构建目标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目标教育.


这种具体层面的研究还有许多成果,例如校园文化、高校图书馆、美育、信息素质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等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及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本身是一项艰巨而庞杂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及社会需求的增加,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广.

注释:

[1]彭美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问卷调查与结论.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11).

[2]李善兴董丁戈.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调查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2(11).

[3]梁顺福.关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兰州大学学报,2000(28).

[4]陈庆国张莹.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探讨.东北师大学学报,2011(4).

[5]陆顺寿曹其新.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9).

[6]刘丰林.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探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3).

[7]陈伟.21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

[8]卢铁光.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改革.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11).

[9]刘长青.关于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7(10).

[10]王瑛.大学生社团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翼.梧州学院学报,2008(4).

[11]刘宏达.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改革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

[12]李海燕.对自主择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13]陈中平.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点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10.

[14]张必涛.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15]王晓勇.当代大学生文明素质现状与思考.社会科学家,2009(7).

[16]周东群.加强人文精神培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国成人教育,2005(4).

[17]宣裕方.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18]张英.为大学生全面成长构建目标教育模式.中国成人教育,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