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专业教育模式下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99 浏览:10294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的九宗罪引发社会关注,由此带来的对大学教育问题的探讨与改革也层出不穷.笔者从引起大学生种种问题的教育模式中找原因,阐述了大学本科教育的初衷,分析了以专业教育为主的中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弊端,从西方一些国家的发展经历中提出中国专业教育模式下实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并根据日本与美国大学教育的改革措施,探讨了中国专业教育模式下如何实施通识教育.

关 键 词:大学本科;教育模式;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28-02

一、中国大学生现状

调查显示,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具有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比例分别为94.12%和83.75%,而2010届大学生的比例则相应下降到24.83%和8.84%.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更有那令人发指的马加爵杀人案、北大铊投毒案、复旦投毒案等恶性事件在神圣的塔内频频发生等中国当代大学生正在被指着持有九宗罪:生活腐化,堕落傍款,玩物丧志,寄生依赖,理性的侏儒,政治的冷漠与投机,学术精神的失落,道德素质低下,生理与心理缺憾.笔者自从事教育以来,发现大学生身上确实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学生活迷茫,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差,功利心太强,浮躁,混文凭,应试心理严重,社会责任感差,视野不开阔,思想不活跃,表现出综合素质差,尤其人文素质严重缺失,等等.大学生社会与道德理想下滑,就业十分困难,本科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大学人的教育的缺失,如此种种,造成社会对大学教育的质疑声愈演愈烈.人们不禁要问:大学到底应该提供怎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二、大学本科教育的初衷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如此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也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己做出有意义的选择.而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自己作为社会一份子应尽的责任.所以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教育应该首先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讨论与反思人生的意义.就现代大学教育而言,使学生在精神上成人是其根本所在.美国认为大学本科教育是一个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帮助一个个体成长为一个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不难看出,大学的教育应该是使学生个体成为一个称职的文明的社会公民.

三、中国教育实行专业教育的弊端与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的大学教育,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原因,被定位成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的专才教育,而且“一通到底”的专业教育,已经是当下中国高校基本的教育方式.打造择业糊口谋生技能的专业教育固然有其存在和盛行的理由,然而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专业教育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专业,并从第一学期开始就涉入了一些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然而这种高考之后的选报自愿往往存在盲目性,学生在不了解自己兴趣与专业之前,往往凭着专业名字的吸引力随意填报,结果造成所选专业并非自己喜欢或者擅长,因此不仅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或者,在自己选择的专业上也会缺乏.另一方面,由于过早地将学生限制在过分狭窄的专业领域,造成了“专业固化”.如果学生知识“专业化”,就不足以处理各种现实的复杂问题;如果能力“专业化”,就会形成相应于其他专业特点的片面的思维定式;如果情趣“专业化”,就会使得人的个性、情感、爱好单一化.这样就困住了学生创新的手脚.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专业教育忽视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使得学生难以走出自己过细的专业小圈子,认识不到专业之间的联系,造成知识的割裂,缺乏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和视野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就业的角度看,学生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是不足以应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社会,就业会面临很大的困难,这大概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专业教育在导向上重理工轻人文,造成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某些大学生人生意义缺失,个人价值迷茫,以致出现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等精神和社会危机.这也许是当代大学生九宗罪产生的根本原因.

专业主义和专业社会意识形态过度专业化的高等教育模式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对于这一风险,西班牙思想家奥特加早在1930年马德里大学的系列演讲中做出了预言,认为专业教育所塑造的专业人比前人更有学问,但也更加缺乏教养.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接受高等教育者在二战中的“不文明”行为似乎验证了这一预言.有英美学者指出,德国之所以走上纳粹的道路,和其极端专业化的教育不无关联.因为德国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忽视导致国民缺乏现代公民的素养.而我们深刻剖析复旦投毒案,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医学方面的高材生却有着恶魔般的内心,这又是否应该归结为我们的教育太漠视人类的心灵造成的个案呢?我们的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而非有才无德的禽兽.因此大学应该有大爱:对人类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怀有深切的爱心,对每一个生命的无条件的尊重和关爱,在此条件下,文化知识的传播才是合情合理的,也才是有效的.

基于对专业教育弊端的认识,人们在二战后开始重新定位通识教育的角色,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美国高等教育研究者考利认为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最重要的一项功能:“美国高等教育履行三项重要的社会功能:研究、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其中最重大的一项功能是通识教育.”和过度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被认为是为社会培养负责人的公民.哈佛大学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指出,“所谓旨在培养公民积极、有责任、明智的习惯和品质的教育,显然应该属于通识教育而非专业教育.这种教育当然不能只在正规教育中进行,因为未来公民的培养主要在家庭、教堂、大街或游乐场.但是,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不能不尝试改善公民素质,因为我们整个生活的福祉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美国的大学教育一直以来令世人推崇,美国大学教育的这种精准定位更值得我们借鉴.它尊重每个人学习选择的自由,更着重培养有“自由精神”的人,这些人有西方文明的教养、知识、文化,担负着国


关于通识教育类论文范文检索
家的未来,不仅有技能,更重要的是有思想、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身体.这种强调“人”的教育关注的是如何把一个人教育成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了解文化差异的健康个体.只有在这个健康个体的基础上,一切的专业教育才会行之有效.中国的大学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其弊端也日益显露,目前中国大学生的状态以及中美教育的对比让大家意识到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教育中的必要性.它让我们反思中国大学的教育是否定位明确?是否培养出了合格的大学生?是否培养出了合格的社会公民?四、中国大学教育中如何开展通识教育

中国大学教育目前是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模式,虽然我们意识到专业教育模式的局限性,通识教育的改革步伐仍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如何巧妙的嵌入通识教育,并以此为过度最终实行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也许是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至于如何改,我们不妨借鉴一些其他国家的经验.

在教学方面,主要是重构大学本科课程,并强调通才教育的重要性,用最好的教员进行最好的通识教育,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比如美国的大学以及大学,学生进校之前并无专业之分,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学习一些公共的科目.这些科目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数学、科学等几大领域.学生在广泛地进行学习后,知道了自己的兴趣,了解了各个专业的内涵,到了大三的时候,开始选择自己的专业.在确定了专业课之后才开始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但是美国一般专业课程不超过总课程的.又如日本如京都大学,大一、大二主要进行通识教育,二年级末决定院系专业方向,但到了大三、大四以后仍然可以选修一些通识教育的课程.京都大学通识教育约占本科毕业所需学分的40%左右,五大类的课程设置由独立的通识教育学院(人文社科类课程)和理学院(自然科学基础课程)负责协调所有其他院系共同完成.目前我们大学本科的课程虽然也有基础课与专业课之分,但对于基础课的划分范围比较狭窄,选择相对较少或者只是一般的必须课,这就限制了学生选择学习的自由以及通过专业基础课对于一些专业进行再了解的机会,因此大学本科课程中对于基础课的设置应该更加完善,这种基础课应该向通识教育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宽转院、转系、转专业的条件限制,通过体制的完善进一步拓宽创新人才的潜力和成长空间.

在实施手段方面,可以实行小班讨论课.京都大学的小班讨论课始于1998年,专为刚入学的新生开设.这类课程上课人数控制在10人以下,其内容本身是“京都大学入门”.因此原则上在大一学生中进行,但实际上起到了从学术层面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意外效果.我们也不妨借鉴这种小班讨论课的模式,只是我们把这个10人的规模扩大到30人的班级.中国的大学一般以班级来划分,并且配备辅导员与班主任.那么这种讨论课程就由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主导,内容则是补充通识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教育,这种课程是以启发为主的讨论,引导大家去思考,培养大家的独立精神,属于通识课程的实践讨论课.这种课程将化整为零,以每个班级为对象,由了解班级情况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对于班级出现的精神层面的问题,譬如一些不良风气可以进行及时的辅政,对于班级的个体,也可以及时的帮助其规划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然这类课程会带来教师工作量的增加,需要学校建立一定的体制以保障其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