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录大科学

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24 浏览:5169

中大班的科学活动中,有许多活动要求投入记录卡,让幼儿记录自己的猜想,或者让幼儿将科学活动中观察得出的过程及结果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卡记录下孩子在探究过程中思维的痕迹,也能记录下他们在探究中的发现.让幼儿自主记录是科学活动中关键的、有意义的环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记录卡在运用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教学活动目标,有目的地设计记录卡让幼儿来观察记录,引导幼儿运用对比、概括等思维方式和手段,探究发现事物的奥秘,有助于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一、结合教材,明确记录目的

在一线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老师关注到了记录在科学活动中的作用,设计并使用了记录卡,看起来形式好像很丰富,但在实际操作中,幼儿并不感兴趣,记录这一环节似乎显得有些多余,有的活动为了记录而记录.整个活动下来,记录并没有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帮助.曾观摩到大班科学活动《怎样让热水变冷》中,教师在一组上投放了两张记录表,让幼儿合作记录热水变冷后的温度,孩子们观察后,一组上只有两位幼儿可以记录,其实四人则是在看别人记录,或处于游离的状态,这就违背了记录的初衷,没有让所有的孩子从记录中观察出结果.在观摩到的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中,教师要求幼儿自主记录物品的沉与浮的现象,但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单独记录的能力有限,所以弄得操作纸上全是水,孩子们观察的重点仅仅放在“我的纸上不能有水”,整个过程中记录的过程被忽略.

记录卡应当伴随着探索过程进行,记录最关键、最有意义的环节和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仔细挖掘科学活动中的重难点,向孩子介绍操作的主要过程及观察的重点,以及记录些什么,让孩子了解到我应该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在《怎样让热水变冷》的科学活动中,孩子们针对记录表中的两个空格,了解前面一格可以自由想象让热水变冷的方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下来,后面一格则应该用掌握到看温度计的方法来记录温度计上的数字,从数字的变化观察得出温度变小就是由热水变冷的过程.只有让孩子们有目的的记录,培养幼儿的记录意识.伴着幼儿的观察、探索活动同时进行的,由幼儿内心而发,因而幼儿在进行这类记录时的积极性和收效才会高.

二、关注幼儿,记录卡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记录科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记录如果只关注活动的重难点,脱离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就会成为他们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负担.因此,科学设计、合理地使用记录卡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录卡的使用应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般来说,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记录可以更多的是在老师带领和帮助下的全班记录,而不是小组和个人记录,提供给小班幼儿的记录表应有简单明确的标志,直观形象并具有趣味性,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如用印章印、打勾等方式比较容易记录.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水果沉浮》,孩子们在自由探索后,老师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回忆操作的结果,同时出示大记录表,说是记录表,其实也是一张带有水面的大图片,将孩子说出的结果用图片记录下来,这其中,也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将图片粘贴展示,整个记录过程清晰又有情趣,非常适合小班幼儿.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中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简单易懂的记录表,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所以,在为中大班幼儿提供记录卡时,可以鼓励幼儿自己设计不同的标志来表达自己猜想和实验的结果.比如在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泡泡”中,我们请幼儿将自己实验前的猜想、实验中观察到的泡泡的形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这样不仅满足了中班幼儿自主性发展的需求,也有助于帮助幼儿持续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及时展示,有助于幼儿经验提升

科学活动中的记录卡,除了幼儿自我观察提升、同伴交流外,我们将孩子们的记录卡展示出来,既能巧妙地布置环境,而且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每到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总是会三五成群地围绕在一起,向别人介绍自己记录的东西,我们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头像或标记来给自己的记录卡签上属于自己的标签,从而更有自信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内容.在这里,不光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对于科学活动中一些重难点,也可以在孩子们自由地交谈中得到固执,从而有助于经验提升.

同时,将科学活动材料及时投放到科学区中,孩子们自由地选择性操作,记录,自主性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孩子们在记录中思维更清晰,表达更有条理,其探究科学的经验和能力也逐步提高,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总结,以便更准确的把握科学记录的规律,促进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希望他们成长为细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善于表达和创新的新一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