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育中的情境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679 浏览:118754

【摘 要】音乐课中的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对音乐课活动的主动参与.初中音乐课中巧用、妙用情境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乐在其中,直面剖释音乐的美好艺术和其独特的魅力.

【关 键 词】情境教学法;初中音乐教学

一、以直观的表演创设情境

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通俗易懂的描述、亲切简洁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比喻、幽默风趣的笑话、抑扬顿挫的朗读、饱含的感情抒发等,都能给学生以美的直观感受,这种美的行为,与学生求知的渴望、青春的活力相融合,共同构建出一个积极和谐的音乐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都是乐在其中,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而且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具有不确定性和非具象性,一些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表达,不是仅靠讲述就能够阐释清楚的,也就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意思,必须要在一定的情境和氛围下才能完成.例如京韵大鼓《重整山河待后生》的深情范唱;《保卫黄河》中相关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深情朗诵;《天山之春》中的翩翩起舞,都为直观表演提供了合适的条件,通过直观的表演,唤起学生和教师的兴奋点,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与学之中.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现代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的课程目标中丰富的内容,使得传统的黑板、粉笔和收音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只有利用新式的教学工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多媒体和电脑设备,能够大大扩展教学容量,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情境创设方面,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音乐音频和视频,配合着语言的表述,再现作品要表达的情境,以弥补讲解和示范的不足,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其次是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系统,通过一些与作品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帮助他们更好的展开想象和联想,《鼓浪屿之波》的水天一色,涛声阵阵;《春之声》的大地复苏,小桥流水,一派生机盎然;《沃尔塔瓦河》两岸如画的秀美风光,这些都可以利用多媒体予以展示.再次是学生在运用多媒体学习的同时,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在学习歌曲《爱我中华》中,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歌曲声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我国有56个民族,而且从中领会到了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运用生活素材创设情境

不管是基础的元素节奏,还是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是音乐的创作过程,还是音乐的意境表达,我们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原型和情景,把音乐课堂和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了领略军人的风采,让我们的军歌唱的更嘹亮,我们可以去学校周边的军营实地感受;为了感受春天的气息,我们可以去附近的田野和树林,让春风轻抚我们的脸颊;看着母亲为我们日夜操劳,使我们不禁想起那句“谁说女子享清闲”;对周围的奉献爱心,为遭受灾难的同胞们捐款捐物,我们的耳边回回想起《让世界充满爱》,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通过对与作品相关的生活实境的感受和师生之间平等的互动交流,把生活音乐化,音乐生活化,在音乐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理解音乐、感触音乐的教学目的.

四、运用多种活动创设情境

初中生的年龄阶段,正是一个好动、好奇、爱玩的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一些课堂内和课堂外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全面调动起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真实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情感.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例如对于新疆和蒙古音乐的欣赏,课前先让同学们准备一些资料,在课堂上谈谈他们眼中的新疆和内蒙古的印象,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同学说:“新疆有天山和盆地,种植棉花、小麦和葡萄,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有的说“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宰羊,邀请亲友邻居来家做客.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蒙古族以内蒙古大草原为家,直爽、热情好客是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的性情.对家中来客,不管是新朋友还是老朋友,都满腔热忱.”“每年的祭敖包、白节、那达慕都是节日的盛会,蒙古族人民围坐在火堆旁,弹着马头琴,通宵达旦,畅快淋漓.”然后再挑选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做一些新疆舞蹈和蒙古舞蹈的典型动作,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主动参与到了体验之中,对于两个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把握就不再抽象了.

情境教学是一种互动教学,在音乐课堂上,巧设情境,有利于营造积极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尽量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教学手段.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打开思路,勤于动脑,敢于探索,才能使互动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本文简要分析了音乐情景教学的几点益处,对自己在教学中采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给同行们以借鉴,起到抛砖引玉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