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的误区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78 浏览:7895

摘 要:作文教学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还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这样一项耗精力耗时间却收效不高的教学,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很为难,不知道怎样入手,以至于采用了很多错误的方法,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对初中作文指导中的误区进行分析,从中找到解决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成绩.

关 键 词 :初中作文;指导误区;误区探讨;解决方法

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感到很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作文教学,毕竟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很多教师不知道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成绩.下面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作文指导中的误区

1.指导无序性

作文的训练应该是一种梯度训练,要随着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的提高,逐步改变写作内容.但是,一些语文老师认为作文训练就是为中考而训练的,于是把历年来的考试题目一一进行无更改的练习,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作文训练没有明确的重点和循序渐进的梯度,更是磨灭了学生自身的个性,无法在正式的考试中获得高分.

2.授课无计划

先确立文章的主题,再进行文章的填充,这种作文的教学模式被很多教师所运用.现在的作文命题都是要求作文主题要有积极向上的理念,然而在作文训练中却不能够让学生以自身的感受进行创作,这种矛盾的要求只会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显得“检测、大、空”,不能把自身的感情融入进去,这就导致得不到很好的评分.

3.批改低效性

一些教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大都会写出一些“语言流畅”“思路清晰”“主题突出”等陈词滥调的评语,有的还会有不同等级的分数出现,这样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不能对学生的作文做出准确的评定,不论分数高低,学生都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点与弊端.只有面对面地教学,学生才会深刻地学到正确的写作方法.

4.过于重技巧、重文采

在讲解作文的创作方法时,很多教师几乎都把重点放在写作技巧方面,轻视文章的内容及中心点.此外,许多教师还指导学生在文章中加入大量的排比句或华丽优美的段落,让学生背诵好词、好句,甚至背诵作文,长时间下去,学生就会认为只要文章中有好词好句、排比句就是好作文,从而使学生在心中形成了写作模板,丢弃了传统朴实的写作手法,单纯地进行枯燥空洞、华而不实的创作.

二、初中作文指导误区形成的原因

误区形成的首要原因就是出现在体制方面.当下所谓的素质教育已经名存实亡,应试教育仍占主导方向.这就致使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成为评判一所学校好坏的重要指标.在这种错误的体制下,老师和学生都为作文分数高低而担心,使作文教学指导一开始就进入误区.其次,就是在主体因素方面.众所周知,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很多,老师不可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单独指导,再加上每周的作文训练很少,一般都是一周一次,使作文训练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初中作文指导的创新

教师在教学作文时要摒弃以前“怎样写”的教学模式,逐步把重点转变到“写什么”上面,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去命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来创作.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肯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一步步地爱上写作.

1.激发兴趣,轻松写作

兴趣是使学生爱上写作的第一个老师.在作文练习中,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够主动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把写作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而不是一种苦差事.语文教师要积极地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写作训练中,精心设计出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的作文题目.写作训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作文题目的命题怎样,所以,题目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2.感受生活,积累素材

把作文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材料,这是教师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之一.作文一定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不是弄虚作检测.要使学生的作文达到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水平,则要求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学生写作时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即是“审视生活”,因此,教师所命的作文题目一定要从生活中来,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写作的时候从生活中选取素材,使作文变得更加接地气,而不是普遍的大话、空话.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会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模块整理,这样一来,当需要创作时,就可以经过详细的构思,把自己所需要的部分选取出来,然后重新“组合文章”.要做到作文素材信手拈来就必须要求学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并把这些素材进行提炼、取舍、改造,恰当地运用到文章中去.一个初中生要写出有个性、高质量的文章,就必须突破为了写作而写作的固定模式,学会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

3.以情为贵,彰显个性

就初中生的作文来说,最可贵的就是表达本人的真情实感.做到得之于心,发之于情,才能形诸笔端.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带着自身的感受写出身边的故事,帮助他们在文章中加入真实感受.写作与学生的心是相通的,教师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很多的教学错误,很好地解决创作中的诸多问题.只有让感情融入文章,才能文思流畅,才能使学生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4.开思路,重思维

很多学生拿到一个陌生作文题目时往往都会表现的愁眉不展,不知如何下笔,特别是在考场上更容易文思枯竭,思路闭塞.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打开思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空间、时间、行为对象、因果关系等角度寻找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精心选取有针对性的作文题目.现在作文教学中的另一基本要素就是思维训练,思维模式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思维方法.然而,现在的作文教学多以表达训练为主,却不重视写作思维的训练.所以,教师要不定期地开展一些课程讨论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尽情地沟通交流.当然,教师也应当参与到活动中去,尊重学生的思维,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习. 5.还学生评价作文的主动权

让学生拥有评价作文的主动权,就要开放评价权利,然后开放作文的评价体系.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作文的过程中去.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后,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作文的长处与弊端.其次,要开放作文的评价标准,做到以学生为本.因人而异地制订评价标准,才能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对作文的自我评价中去.除此之外,一定要避免评价标准中出现套话、空话等现象.

6.综合运用作文的评价方式

(1)独立自改.教师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例如,让学生开口朗读自己的文章,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能感觉到文章中的用词不当、病句等毛病.反复朗读,还能够把文章中不连贯的段落和前后矛盾的地方找出来并及时改正.自改的另一种方法是“冷却法”,学生写完一篇作文后,不要急着评改,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重新拿出来,以另一种评价角度审视自己的作文,这时候就会有“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2)同学互改.教师把学生的作文按组发放给每一位学生,尽量做到人手一本,这样学生在评改别人作文的过程中,既能学到别人作文中的优点,又能找到与自己作文有的不足,对提升各自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3)师生共评.学生的每一篇作文经过自改、互改后,上交给老师,老师可以根据评改情况和学生的作文本身进行认真的研究,然后在进行一次深层次的评改,最后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修改评讲.师生共评,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7.多鼓励,勤赞赏

戴尔卡耐基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赞赏.”因此,教师经常赞赏学生的作品,这样做既是肯定了学生的进步,又能使学生感到更加自信,使他们更加努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除了一些必要的批评外,一定要做到赞赏与鼓励双管齐下,肯定学生的奇思妙想,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确定不同的激励目标,让学生一次次实现目标,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得到应有的赞赏与肯定,最终能使其作文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对于初中生来说,如何把作文写好,并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一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由于作文在考试中的分数占了相当大的部分,为了获得高分,学生就会采用一些错误的学习方法,例如,死搬硬套地背诵作文,将大量华丽的语言和排比句融入文章等,但这样做他们却忽略了写作的真正意义,那就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文章中表现不出来,只会让文章显得华而不实,最终还是得不到高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随着教学压力增加,他们对作文的关注也变得更加倾向于分数的高低.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创造,不抹杀他们的创造热情、发散性思维.在初中教学中,作文指导误区应当引起教育者的关注,一定要在作文指导中避免这种误区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