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更新时间:2024-01-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104 浏览:121991

摘 要师生关系是高校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人处世态度.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可以达到高效持久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人际关系心理学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BuildNew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

BasedonRelationshipsPsychology

CHENCongcong[1],SULinlin[1],YUChengyihang[2]

([1]SchoolofRailTransit,ShandongJiaotong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23;

[2]Colleg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ShandongJianzu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23)

AbstractUniversity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isthemostbasicandmostimportantrelationships.Harmony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scaninspirestudentstopositivelearningattitude,mannersattitude.Harmoniousandhealthy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steachingcanachievehighlong-lastingeffect.

Keywordsrelationshippsychology;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先进思想的不断冲击,高校师生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针对高校师生关系现状,结合人际关系心理学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教师与学生能够达到相互融洽、完美配合的状态可以使教育过程人性平等.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开展的,师生间的人际交往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

1当代大学师生关系的总体现状

大学师生关系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为了摸清学生主体对师生关系的看法,特意制作了师生关系调查表.以下是调查表主要体现的信息.

本次调查发出调查表120份,收回114份,本文取114个样本进行分析.得到如下反馈信息:

(1)满意度分析: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对大学师生关系感到“非常满意”的占16%,“比较满意”的占31%,“一般”的占40%,“不太满意”的占11%,“很不满意”的占2%.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可度并不高,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在大学中建立起来.

(2)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分析:通过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影响师生关系最大的因素是与教师交流少,缺少人际交流的师生关系是不能立足的.

图1

(3)学生心目中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通过问卷调查反映出的情况(表1),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最应该具有的品质占据前几位的有教学水平高,性格好、可与学生打成一片,人生阅历、课外知识丰富.其中教学水平高更是高达52%.而对于教师评职称至关重要的学术能力,在学生心目中仅占5%.

教学是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和大学生沟通的主要途径,在大学生心目中一位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会引起学生想要与其交流的.

小结:沟通与交流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师生共同的期望,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教师再美好的愿望,再新颖的设想,也难以实现.师生间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作出的思考,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才能最终达成和解.交流成为影响当代大学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2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人际关系心理学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理论任务是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述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实践任务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理论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结合高校师生关系问题,可以运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来实践师生关系.

3基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3.1预期目标

运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知识对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弄清楚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作用方式,建立学生与老师之间人际关系发生机制.在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后,运用到实践中,选取个别样本进行实践,有效调整人际关系,力求建立新型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3.2制约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因素

(1)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与行为等.认知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彼此之间不相识、不相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从我国古代的教育开始,师生关系就是不平等、不的.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种思想传播了几千年,无形中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不敢和教师进行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同时我们教师也很难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导致了在师生关系中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墙.(2)人际安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能否和谐,关键在于个体感受到的人际安全的程度.所谓人际安全是指个体在人际相处和交往中对自身状况保持有利地位的肯定性体验.师生之间的关系若处于紧张状态,学生必然会感受不到人际安全,不能与人主动交往,自我防御性的退缩或回避.

(3)人际期望.际期望就是个体对人际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心理、行为的预期和愿望.预期和期望是受个体控制的,是主观的.在人际关系中,期望的内容受到环境的影响.在高校中,每位学生对同学之间的人际期望和对师生之间的人际期望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性主要受到人际距离来左右的.人际期望的价值是由人际距离来决定的,二者呈正比关系,一般来讲,越近的人际距离产生越高的人际期望.大学生的人际期望是随着不同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中不同的内容而发生改变的,这种主观的、潜意识人际期望与产生意识的主体的人际状况有关系.人际期望的过高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不良.

(4)人际张力.人际张力是指个体在特定人际关系中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人际张力也是主观上的一种不能克制的压抑和无奈,个人对这种情况感到无能为力,外在表现就呈现出偏激和冲动.高校中的学生一旦处于这种人际情景中,就会对人际张力难以适应,当个体不在这种环境的时候,会自然放松,解除人际张力.比如师生关系,就成为这种特定的人际情景,有些学生在师生关系中饱受人际张力的痛苦.人际安全、人际期望、人际张力都是个体对特定人际情境的主观体验,三者是互相关联的.人际安全是个体人际适应的条件,人际张力是个体人际障碍的诱因,人际张力和人际安全是相对的,而人际期望是人际安全、人际张力的基础,或者说是内在过程.

(5)人际报复.人际报复是能够使人际张力变大的主要因素,直接对人际关系造成影响.在师生的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一种微妙的人际报复现象.在没被注意的情况下,若一方有意或无意地使另外一方产生了不良感受,当下被贬损的一方未能表现,但是在今后的某时段会呈现出一种报复行为,这种报复可能为无意为之,也可能为有意存在,报复的行为可能为暴力的也可能为柔性的,总之,在一方贬损另一方的开始,这种人际报复就存在于个体的潜意识里.


3.3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1)人际交往的平等性.在现代化的教育中,倡导师生关系平等.作为教育对象,学生虽尚未成熟,在知识经验和能力发展等多方面不如教师,但他们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在这种关系当中,学生体验的是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的是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开拓创新的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处理好现存不合理制度与学生交流需求的关系.近年高校扩招不断,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教师队伍配套不足的问题在各大高校中几乎都存在,不对称的师生比严重制约了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另外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办法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师对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保证,不少教师对教学任务疲于应对,忙于职称评审工作,对与职称评审关系度不大的师生沟通问题不予重视.

(3)建立和谐的相处模式.师生关系从开始出现间隙到最后恶化是一个非常快速的过程,且引发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应遵从“和谐友善”的原则,从一方友善的开始,避免“人际报复”,减轻“人际张力”.

(4)因材施教.对于因材施教并非老生常谈,不同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期望值是有差距的,对于人际期望值过高的学生应及时发现给予必要的指导.

4小结

师生关系是高校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对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