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招生知识体系

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538 浏览:95376

摘 要:该文分析我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现状,凝练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人才知识体系.在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招生、培养与就业需求、行业发展的矛盾,提出了矛盾解决方案,展望了专业发展前景.

关 键 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招生;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9-2057-03

StudyonUndergraduateEnrollmentandKnowledgeSystemofBuildingElectricalandIntelligent

WANGXiao-long

(Anhui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Intelligent-Building,AnhuiUniversityofArchitecture,Hefei230022,China)

Abstract:ThearticleanalysesthesituationofBuildingElectricalandIntelligentundergraduateprofessionalinourcountry,andtheconciseknowledgesystemisgiven.Analysisoftheenrollment,cultivationandemploymentdemand,andindustrydevelopmentaregivenonthebasisofgraduateemploymentunit,industrythestatusquo.Wepresentedasolution,andprospectedtheprospectorprofessionaldevelopment.

Keywords:buildingelectricalandintelligent,enrollment,knowledgesystem

“智能建筑”[1]是以建筑为载体,同时需要自动控制、通讯、办公系统、计算机网络,以及为建筑怎么写作的与能源、环境有关的各种建筑设备;不仅需要各种IT硬件,而且需要对整个建筑设备系统进行优化管理的软件.因此,智能建筑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目前我国智能建筑技术总体水平已接近21世纪的世界水平,即国际上最先进的智能建筑技术设施在中国建筑物中都有应用.然而,对我国“智能建筑”现状的调查表明,其智能化系统的无故障运行率、节能增效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各个层次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的专业化人才.由于智能建筑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而我国高等学校各相关专业培养的学生,不具备掌握以上跨学科知识的能力,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是阻碍我国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2].

该文分析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现状.剖析了招生、培养与就业需求、行业发展的矛盾,提出了矛盾解决方案并展望了专业发展前景.由于该文作者长期在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小组中承担怎么写作和管理工作,参与指导小组的全部工作过程,表述内容曾与很多专家共同讨论,在此对各位专家表示感谢.由于结合教学管理实践和个人理解进行了凝练和调整,相关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供教学参考.

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许多高等学校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开设了与智能建筑相关的专业方向,以适应蓬勃发展的智能建筑工程对人才的需求.2005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专业代码080712S),并于2006年开始招生;另外一个类似专业“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代码080710S)也于2003年招生.在《教育部关于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修改意见的通知》(教高厅函〔2011〕28号)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与“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代码080710S)合并为目录内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代码081004),在该文后面的内容中,如无特殊说明都将称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到2012年3月,我国大陆地区共有39所院校获批进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招生,另外4所暂时按照“建筑设施智能技术”名称继续招生.在现有43所招生院校中,江苏10所,上海、湖南、吉林、河南各3所,北京、广东、山东、安徽、陕西、河北、重庆各2所,浙江、天津、四川、江西、辽宁、广西、黑龙江各1所.除了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有单独的教育体系外,全国仍有湖北、福建、内蒙古、山西、云南、新疆、贵州、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12个省(市、自治区)未实现该本科专业招生.从地缘分布看,招生院校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

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存在问题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生就业的单位主要有设计院、科研机构、智能化工程公司、信息监理公司、智能化工程预决算公司、政府节能机关和事业单位、节能量审计单位、合同能源管理单位、节能教育机构等[3].由于涉及智能大厦、智能园区、智能路灯和市政管理、智能交通与停车场管理等各类型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施工、预算、管理以及节能量的监测、评估和改造[4,5],具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目前全国高校每年毕业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生将近4000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来高校招收该专业的就业需求数不低于2万人.由于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抢夺毕业生的现象非常明显.与很多高新技术专业类似,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孔雀东南飞”趋势明显,这不符合国家的城镇化大趋势和产业转移政策.而非省会的地市及县级单位获得“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毕业生的机会极少,整体技术人才水平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不平衡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a)总体数据

(b)独立学院数据

图1招生院校数及增长率

在教育部开始批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招生的07-09三年,建筑类高校投入极大的热情,招生院校数增长率在30%以上.而随着传统建筑类高校的陆续获批,这种增长率急剧下降.从长远来看,由于鲜明的行业特色和较广的知识体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不太可能实现计算机、电子、通信、网络、自动化等信息类专业的普及性,市场的缺口不太可能在若干年内得到弥补.

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1].培养的人才应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尤其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5].该专业知识体系凝练如图2所示.

图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

4总结与展望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专业方向发展成独立专业,到最近整合“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而成为目录内专业,完成了华丽蜕变.初步的成就一方面得益于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得益于部委、指导小组、兄弟院校的共通不懈努力.大家的努力抓住了行业发展的机遇,促进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的诞生和发展.


目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培养人才的数目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而该问题受限于地域经济不平衡和专业特殊性对招生院校数的限制.随着经济发展和观念更新,通过指导小组的积极沟通和兄弟院校的有效交流,中西部地区院校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认识将逐步深化,招生的地域不平衡问题会得以逐步解决.

而专业的特殊性问题,不但是一个限制招生的问题,更加是培养体系逐渐完善过程中的主要抓手.专业特色培养体系的完善过程,是整个“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教育领域共通努力、不断凝练、充实、修正、发展的过程.有效的专业特色培养体系,将极大地推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的招生,更会培养出适应、促进行业发展的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小组《专业规范》编制组.高等学校本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2010,03

[2]寿大云.中国高等学校智能建筑学科教育的发展状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9):117-119.

[3]郭福雁,黄民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5):23-26.

[4]何波,冯增喜,于军琪.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设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43-45

[5]王娜,王俭,段晨东.论智能建筑专业人才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00,(04):12-14.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