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01 浏览:13819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就无从施展,力量就不能战斗,财富将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健康是指身心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态.但是长久以来,这两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们,特别是心理健康,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大学新生是高校青年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经历高考之后,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迈入自己向往已久而又陌生的大学校园,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在一个特殊且关键的发展期.在社会环境、学习、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因素发生改变的情况之下,许多大学新生常常感到不适应,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助他们尽快进行自我调整,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不适问题,是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一、大学新生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一般来讲,大学新生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对大学新生来说,他们走进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面对的是一群新鲜的面孔,从同学到老师,都需要他们去认识和了解.此外,大学的管理模式较之中小学也有很大的不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大学新生在内心或多或少感到惶惶不安.第二,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方式与中学相比区别也很大.大学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辅助和引导为主.同时,学习的自由度也增大了,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都由自己决定,这与中小学阶段系统的、有监督的学习有很大区别.第三,人际交往的不顺畅.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个人素质等,在交往中就会体现出不同的交往方式,他们之间的磨合也就成为了一个新问题.第四,对学习与发展的迷茫.一些新生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阻碍了其知识的获取和智能的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不景气的就业形式也给众多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因此产生焦虑感和自卑感.


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剖析

(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形式化、简单化倾向

各高校每年入学的新生数以千计,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去做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为节约经济成本和人力资本,时常以简单的讲座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敷衍应付,并没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全面、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些简单的形式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没有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大多学校虽然对新生开展了普查工作,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有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等同于心理测试,对心理问题的科学分析不够,把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和简单化.当前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数是从解决其心理障碍入手,这样就使得有些人误认为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那些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异常大学生,而对于人生道路中的发展性问题很少想到去进行心理咨询,这样就极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

(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经费不足

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还在建设当中,配备不足.发达国家平均每1000名大学生就配备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而我国每5000名大学生还不到一名心理辅导员,其中还有许多是政治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员,根本不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资质和能力.另据一项对78所部属高校进行的调查显示:71.7%的高校专职心理教师数量在4人及以下.很显然,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师资力量是相当薄弱的.

在经费投入方面,很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和拨款机制,专项活动经费时多时少,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专项经费的投入.专项活动经费的缺乏和不足保障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校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入学的心理普查、结合入学教育的讲座以及第一学年开设的以选修课和公共必修课形式出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则是泛泛而谈,既有大学生入学适应的心理调适,也有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及人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没有针对性的就大学新生入校后的心理调适作出具体性的指导和引导.

三、增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

针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一)提高认识,以制度保障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

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后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甚至对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全校教职工中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将有关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以文件的形式加以确定,规范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以制度来保障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

我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一般来讲,从事该工作的教师必须拥有专业知识背景和相关的从业资质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目前,我国高校现有的专业教师队伍数量少,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但在短时间内又难以吸收大量的专业人员参与到其中.因此,学校除了加大引进专业人才的力度,更重要的就是对现有的专职和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准.

此外,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改善工作条件.学校应设立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活动经费,专款专用,并建立专项经费拨付制度来保障合理、有效地使用该项活动经费.

完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其针对性

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在选择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个体心理素质结构以及新进入大学这个特殊时期的特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以学习、生活环境适应辅导为主,包括环境、学习、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心理自我条件、个人角色转换等方面.在教育过程中,还应加大更为具体的指导力度,为他们今后顺利开展大学学习和生活活动做出正确引导.同时还可结合入学教育,通过熟悉校园环境,了解校史等途径,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