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现状

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526 浏览:32926

【摘 要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起初它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制度的覆盖面也不断加大,从国有企业向城镇所有企业拓展,从企业固定职工向各种灵活就业人员延伸,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碎片化”趋势,文章分析了该制度在我国的“碎片化”现状.

【关 键 词 】养老保险;碎片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D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13-01

从仅有城镇工作人员享有到农村人口及非就业城镇居民均享有发展,养老保险制度也逐渐呈现“碎片化”现状.

一、区域水平差异

我国区域间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相差较大,2011年末我国参保人数达到28391.3万人,全国离退休人员占到总参保人数的24%,东部沿海11个经济较发达区域有一半以上该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广东省该值仅为9.8%.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则全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12个地区更有2/3的省份该比例高于30%.这说明西部及中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不如东部,但须赡养的退休人员相对比例却高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我国人均养老金给付约为1.87万元每年,东部区域除辽宁省为1.82万元略低于该水平外,其他10个省市全部高于此标准,而中西部地区则大多低于此数量或于此水平相当,养老金的给付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相关性很强.


养老金替代率各区域差距也很大,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养老金替代率在30%左右,山东、西藏的替代率则高达63.1%、66.9%,其余各省则在全国平均养老金替代率44.7%的水平上下浮动.

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数量也显示出区域间养老保险水平差异.2011年我国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整体支出达到106069200万元,全国31个省平均支出约为3421587万元,西部有8个地区达不到平均水平而东部有7个地区高于此水平,水平最高的广东有5486500万元,是水平最低西藏576800万元的9.5倍,财政倾斜力度的差距也拉大了我国各区域间的养老保险水平.

二、主体制度分立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在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过程中,按照参保主体的不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形成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几大碎片.与此同时,还存在一类没有真正意义养老保险制度,享受离退休制度的公务员人群.不同主体之间的制度模式、筹资机制、计发条件、待遇标准也不尽相同.

在以上提到的五类主体中,根据其内在相似性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参加改革不完全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公务员离退休制度的人员.其筹资机制为财政全额拨款,个人不必缴纳费用.待遇标准为离休人员按本人职务工资与津贴之和全额计发,退休人员按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津贴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工作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第二类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筹资机制为企业与个人共同筹资,国家给予一定税收优惠,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为职工工资的20%和8%.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计发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方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参保人员中属于“新人”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以60岁退休、缴费35年为例,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为59.2%.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0岁.第三类为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人员.其筹资机制为政府、集体补贴,个人选档次缴费.待遇水平为每月基础养老金55元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数除以139,有关资料显示该制度的收入替代率仅为农民纯收入的15%.该制度覆盖人群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0岁.

不同的主体被分散在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其筹资机制不同,替代率相距悬殊,不同主体中男女的退休年龄也各不相同,进而影响其缴费年限以及最终的待遇领取,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趋势严重.

三、体系内部分割

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四块大碎片,但实行中为了满足各地区各人群的不同需求,大碎片又衍生出许多小碎片,造成同一制度体系内部分割的状况,其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内部的碎片状况表现尤为突出,现以湖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状况为例.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表现出更多的复杂性、特殊性和重要性,因而覆盖湖北省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有“老农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等多种.这些制度看上去都是满足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但他们各自的制度模式、筹资机制、待遇标准却很不一样.制度模式中有的为基金积累制,有的为财政预算,有的又是统账结合的制度.筹资机制则各不相同,“老农保”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经济组织给予适当的补助;“新农保”财政补助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计入个人账户;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和地方财政分别负担50%;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省级财政补助(缴费基数的20%)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被征地农民政府补贴进入统筹账户,个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缴费进入个人账户.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