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综述

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19 浏览:8781

摘 要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将对我国人民生活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进程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怎么写作的需求急剧增加.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本文将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问题的含义及弊端进行分析,探讨双轨制问题的解决.

关 键 词 :养老保险;老龄化;双轨制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有三个层次: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近年来,政府主导的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我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面覆盖,但由于财政能力的限制和制度设计的缺陷,当前的养老保险体制还存在着较大问题,其中双轨制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双轨制内涵

所谓养老保险双轨制,是指对不同工作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制度,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实行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这项制度始于我国1992年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双轨制导致的养老金差距越拉越大,近几年,因为调整幅度有很大差距,虽然国家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了7连调,但7次连调的总和,尚不足机关事业单位一次调整的幅度,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反而扩大到了五六千元.现在,养老金不合理的差距仍然在继续扩大.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具体的区别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统筹方式不同,企业员工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自主缴纳,机关事业单位是由财政统一拨款;二是支付渠道不同,企业员工由自筹个人账户支付,机关事业单位是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支付标准不同,企业人员退休金只有退休前工资的40%左右,机关事业单位能达到90%以上.

二、双轨制的弊端

一是保险对象:对于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系统中的员工,其养老保险由政府财政缴费,发放不与工资挂钩,从而与绩效无关,而且发放标准较高.这会导致其员工养尊处优,工作效率低,不利于组织的高效健康发展.反之,对于企业单位的员工来讲,养老保险的缴费模式实行政府、个人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模式,而且发放标准较低,这会使得其员工感到低人一等,贡献没有得到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感.


二是保险单位:这个保险单位主要包括两个,分别为企业和国家.对企业而言,其缴费比率较高,会形成沉重的包袱,不利于生产经营资金的再生产,阻碍经济发展.对于政府而言,无疑会加重财政负担.此外,养老保险的发放是国家调节二次分配的一种手段,而目前的两套体系、筹资发放标准无疑会阻碍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使得二次调节的公平目标大打折扣.这样既会加大政府的管理难度,也会拉大贫富差距,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也不利于政府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改制的进行.

三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两套体系老套标准无疑会割裂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因为双轨制导致的不公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成员对参保的热情,进一步阻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四是企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较低,不足以保障员工生活水平与退休前持平,即难以达到老有所养的目的,而机关事业单位的替代率偏高,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得不公平感的加剧.

三、双轨制问题的解决思路

国家在2008年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地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主要是采取将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把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员工纳入公务员体系,而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改为参照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遇到相当大的阻力,一些城市竟然出现了高校大龄教师提前退休的恐慌现象.2010年,各试点省市基本没有出台具体方案,或者虽已出台试点方案但没有推行.没有详细完整的时间表和合理的制度设计方案成为双轨制改革试点失败的重要原因.这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损害了公务员的形象,为今后的改革制造了更大的阻力.

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

1.机关事业单位不忍割舍现行的退休机制:事业单位员工以及公务员希望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而不愿意并轨,企业单位的员工希望并轨以获得应有的公平待遇.双方存在对立情绪,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2.准备不足:事业单位既有公益的也有赢利的,自身的关系和角色还没有理顺清楚;让事业单位向企业看齐,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不能够接受.

3.缺乏合理的改革方案:两种制度存在天然的差别,实现并轨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机制使两者达成平衡.

4.新旧制度的衔接:存在隐性债务,应提前想好对策如何处理真正改革前所欠下的那部分养老保险金,这一部分债务是由政府写单,还是由员工和单位写单.

四、双轨制并轨

1.应该实现统筹,按照各地居民消费支出的一定比例支付基础养老金.

2、做好个人账户,可以包括个人缴费、企业的员工福利,交给安全的受委托人,并建立良好的投资机制,将来保证老年人改善生活.解决社保“欠账”问题,优化基金的运营方式,促进基金的保值增值.

3、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建设多元养老机制.“三支柱”并行,统一且多层次的体系建立,有能力者多付多得.根据职工以及企业的养老保险缴费能力来推算养老保险的水平.

4.设计合适的社会保险精算公式.根据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增长以及物价变动等因素,建立完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5、将公务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实行与企业职工相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确保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在养老金的缴纳、享受上实行相同的制度.

五、总结与展望

双轨制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工程,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遵循“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选择过渡办法”的原则,即制度改革前退休的人员依然实行改革前的制度,发放相关的待遇;而制度改革后的人员采取新的办法进行缴费和支付;在改革过渡期的人员进行相应的补偿和过渡.(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